找醫生|細數全港九醫生大廈 邊間最多名醫進駐?
最近,又有一位相熟醫生遷出彌敦道700號的TOP,而今年較早前已有一位。看來,TOP要成為地下至五樓是潮流商場食肆、六樓以上是醫生診所為主、旺角區新的「醫生大廈」,目標仍很遠。
港九各區向來有不少「醫生大廈」。幾十年前,九龍區最有名的是佐敦的嘉賓大廈,老友李家仁醫生自離開伊利沙伯醫院兒科後便在嘉賓開診,直至今天不曾搬遷,看來除非嘉賓大廈重建,否則他應會續租至退休了。
而當年港島區和九龍區較為「貧富懸殊」,所以港島各區也較多「醫生大廈」。中環的德成大廈、萬宜大廈、萬邦行都是「醫生大廈」,前兩者早已拆卸重建,萬邦行則維持至今仍很受醫生病人歡迎,我也有中、西醫老友在這大廈開診。而萬邦行更有名的是二、三樓商場,那些仿似王家衛電影中的小店,完全想像不到是今天的中環。
其後,旺角中心建成了,成為九龍區新的「醫生大廈」龍頭。而中環的龍頭則轉到了置地廣場旁的中建大廈,至今,眼科醫生林順潮的希瑪眼科,總部亦在中建。疫情前十多年開始醫療保險盛行,加上國內病人來港,專科醫生大旺,尖沙咀的彌敦道238、彌敦道26、漢口道亞太中心等紛紛冒起。高永文醫生的診所也開在彌敦道238,他卸任高官後亦回到這裡診症,但最近則進軍中環,在皇后大道中開設嘉仁專科醫療集團,令這金融心臟的醫療生意再起風雲。
但說到底,「醫生大廈」也不是說做就能做到的。中環德輔道中22號,自從數年前改名國際醫療中心後,也銳意發展成獨幢的醫療大廈,但至今未算大旺,我認識好幾位醫生都進駐後又離開了。
再說彌敦道的TOP,從地面或地下一層的港鐵出口進入後,就是一排潮流鋪,但若你想搭電梯上去找醫生,要先經幾轉扶手電梯到3樓(下圖)。對於長者、肢體受傷人士、孕婦,這都有一定的不方便。是否仍要走「醫生大廈」路線,值得斟酌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