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冬季保暖袪寒飲食法 1個方法打邊爐唔驚熱氣(附補益湯水食譜)

踏入冬季,氣溫急促下降。在這種天氣下,許多人會選擇不同的飲食方法保暖袪寒,甚至藉著秋冬天冷,進補養生。但如何補得其法,本文會為大家探討一下。

火鍋點食先至唔熱氣?

在香港,冬天最興旺的餐廳,應該是火鍋店了。有很多人認為吃火鍋只是把食物放入鍋中灼熟食用,應該不太熱氣。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正確。首先,把過於熱燙的食物放進口中,急急食用,在中醫來說其實也算是吸收了過盛的火熱外邪,也可造成燥熱。再加上過多的肉類,調料醬油,也會對腸胃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解決方法就是讓食物待涼一點才食用,再加上多菜少肉少調料,就不容易造成熱氣了。

麻辣鍋有助祛散風寒

有些人會選擇進食麻辣食物,使身體感到和暖。其實,中醫認為,辛主散,辛辣的食物的確具有祛散風寒的作用,對外感風寒有一點治療作用。許多麻辣食材也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針對腸胃虛寒的人士。但過量食用容易使身體出現陽熱過盛的情況,因而出現大便秘結、身熱煩燥、失眠、口舌生瘡等。而且辛辣食物發散出汗,使皮膚腠理開疏,食後其實更應注意保暖,否則反而更容易感染風寒。

吃火鍋宜配酸梅湯

為了預防熱氣,有些人會在吃火鍋時飲用各類涼茶。過度食用溫熱食物後飲涼茶,可以舒緩一部份不適。但對於脾胃虛寒的人士,寒涼中藥會減弱胃腸道消化功能,進一步使食積形成。過度飲涼茶也會令人產生虛寒體質,減慢新陳代謝,削弱抵抗力。在吃火鍋的同時,服用較為溫和,具有消食通滯作用的飲品,如酸梅湯,就會比較安全了。

羊肉性質溫熱 小朋友慎吃

有些食材具有良好的保暖祛寒作用,例如羊肉、蛇肉等等。溫熱性的食材具有「溫散寒邪」或「溫中祛寒」的作用,而且人體氣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所以溫熱性的食物或藥物兼具有行氣活血的功效。蛇肉性溫,功能祛風除濕、益氣行血,適合畏寒而且兼有關節疼痛人士。羊肉性熱,功能健脾溫中、補腎壯陽、益氣養血,更適合冬季補益之用。但由於性質溫熱,陰虛火旺或濕熱體質不宜。小朋友處於發育時期,大多體質陽熱偏盛,較容易出現燥熱的情況。所以必須慎用。

冬季補益湯水:巴戟羊肉湯

巴戟天一兩、枸杞子五錢、核桃肉一兩、羊肉適量、生薑三片。

適合腎陽虧虛人士。冬天足部冰冷持續,腰痠膝軟,記憶力減退,小便清長人士。

羊肉汆水,與上藥同煮一個半小時。適合四人份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