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生痔瘡一定要睇醫生?2個如廁習慣竟是痔瘡元兇
不少都市人都曾經生過痔瘡,可見是十分常見的健康問題。若懷疑自己有痔瘡,很多人都會羞於啟齒,或期望痔瘡會自行痊癒。究竟痔瘡會自然好嗎?哪些類型的痔瘡必需接受治療?又可以透過改善生活習慣來預防痔瘡嗎?
痔瘡會自行痊癒嗎?哪些必需進行治療?
首先說說痔瘡的類型及嚴重程度。痔瘡可按位置劃分為「外痔」、「內痔」及「混合痔」。而內痔可按嚴重程度,再細分為四個級別︰
第一級︰出現流血症狀,痔瘡不會脫出肛門外
第二級︰排便時痔瘡脫出肛門,但排便後會自動縮回
第三級︰排便時痔瘡脫出後,要用手推回肛門內
第四級︰痔瘡長期脫出,而且無法用手推回
若屬於第一或第二級的輕微痔瘡個案,或可透過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進行改善,配合定期監察和跟進,直至痔瘡自行痊癒。至於第三及第四級的個案,由於痔瘡可能已經對生活造成較大影響,建議患者盡快接受治療。如果痔瘡流血的情況嚴重,更可能引致貧血,患者過往曾因切除痔瘡而引發血管栓塞的話,更應該盡快就醫。
各位需要注意,大便有血除了是痔瘡的徵狀,也可能因其他疾病而引致。如有關於痔瘡的問題,最穩妥的做法還是徵詢醫生意見。
如何預防痔瘡?
目前醫學界尚未完全掌握痔瘡的成因,但就臨床個案所見,以下的生活習慣有可能增加患上痔瘡的風險:
1. 如廁習慣
- 如廁時,是否經常玩手機或看書,排便時間超過20分鐘?
- 如廁時,是否經常用力排便?
2. 飲食習慣
- 是否經常多肉、少菜,沒有充分攝取膳食纖維?
- 是否經常喝水不足?
- 是否經常進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 是否有飲酒習慣?
3. 其他生活習慣
- 是否經常進行負重運動或提取重物?
- 是否因工作關係,需要久站或久坐?
如果以上的問題,你的答案越多「是」,就代表你有更高風險患上痔瘡。換句話說,若要預防痔瘡,便應針對回答「是」的生活習慣作出相應改善。
最Hit
70歲《天蠶變》男星一特徵證Fit過後生仔 曾拍三級片90年代攻台「踎足8年」 與電視台小花再婚
2025-04-02 10:00 HKT
「鑽石之王」HARRY WINSTON 糅合多元風格與切工美藝 締造璀璨婚嫁珠寶
2025-04-03 00:00 HKT
40歲男子患嚴重脂肪肝 醫生教必吃2食物無需運動 半年逆轉病情
2025-04-02 12:06 HKT
伍仲衡強勢回歸《中年好聲音3》再任評審?「何晉樂」高調宣布伍Sir加盟 一個特質遭恥笑
2025-04-02 15:30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