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沙|急性失聲|聲音嘶啞的中醫治療
天氣變化急驟,加上流行病盛行,許多人病後出現聲音嘶啞,或聲音不揚的狀態。尤其對於一些需大量說話的職業來說,嗓子出現問題,帶來極大不便。中醫結合中藥與針灸治療,針對聲嘶問題,療效良好,值得推介。
《臨証指南醫案》曰:「金實則無聲,金破亦無聲。」中醫理論當中,肺五行屬金。可以想像,一個填滿泥土的銅鐘和一個破爛的銅鐘,同樣不能敲出正常的響聲。概括來說,中醫將「失音」這病,以實証和虛証分為兩種不同的情況:「金實不鳴」和「金破不鳴」。
「金實不鳴」指的是肺氣壅塞導致失音,常見於外感風寒或風熱,或飲食不節、病勢加重導致痰熱阻肺。治療上需要按病邪不同而作出宣肺祛邪法。外感風寒則用辛溫散寒法,外感風熱則用疏風清熱法,痰熱壅盛則用清化痰熱法。只要治法得當,外感痊癒則聲音恢復。
「金破不鳴」指的是肺氣不足或肺燥津傷,引致聲音不揚。許多情況可以引致肺氣損傷或肺燥津傷,例如長期感冒,氣喘,鼻敏感,睡眠不足,營養不足,結核病,癌症等等。治療方面必須診斷病患所虛之臟腑,肺氣虛者多病及脾,肺燥津傷者則多病及腎。
急性失音多屬實証,治療過程相對較短,但病患仍需注意聲音嘶啞期間減少用聲,以免聲帶永久受損。慢性失音多屬虛証,一般病情較長,病患者更需注意日常調護。必需增加休息時間,減少憂思鬱怒,避免過度用聲,減少進食刺激性食物,注意飲食營養。及早尋找中醫治療,配合中藥及針灸往往能達致不錯療效。
病例分享:
患者為二十多歲年青女性,平素體質較差,經常頭暈,缺乏運動。外遊經歷高山反應後失音,西醫診斷為聲帶麻痹,治療效果不顯。
經中醫四診合參,病者肺氣虛弱,兼有肝血不足,為「金破不鳴」。以中藥益氣養血為主,輔以利咽開音,配合針灸治療,二週後聲音逐漸恢復,再經中藥調理兩月,語音基本恢復。
撰文:呂兆陞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