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盂炎的症狀、診斷及中醫藥治療|徐大基中醫師

腎盂腎炎是一傳統的醫學名詞,準確來說,應該為腎盂炎,屬於尿路感染範疇,並且是上尿路感染。腎盂炎給眾多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其主要是由於細菌等病原體侵入腎盂和腎實質,從而引發的炎症反應。

症狀

臨床表現上,患者往往會出現發熱、腰痛、尿痛、尿急、尿頻等症狀。這些症狀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病情可能惡化,引發諸如腎膿腫、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然而,若能早期診斷並積極治療,大多數患者可獲得良好的預後。經過恰當處理,炎症可被控制,症狀逐漸緩解。但部分患者因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可能轉為慢性腎盂炎,此時病情反覆發作,會持續損害腎臟結構和功能,最終有發展為腎功能衰竭的風險。

診斷

在診斷方面,除了依據患者的臨床症狀外,一些關鍵的檢查指標也非常重要。通過超聲、CT 等影像學檢查,可以發現腎盂積水、腎盂變形以及輸尿管擴張等情況。尿液檢查也是診斷腎盂炎的重要手段,常規尿液分析可發現白細胞、紅細胞、細菌等異常,尿培養可明確致病菌,為選擇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提供依據。

從中醫角度看,腎盂炎的發生主要與外感濕熱之邪有關。濕熱之邪侵入人體,下注膀胱,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導致水道不利,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若濕熱之邪進一步上犯腎臟,便會引發腎盂炎。其次,飲食辛辣、肥甘厚味、飲酒等,會導致脾胃運化失職,濕熱內生。濕熱蘊結下焦,阻礙氣機,影響膀胱和腎臟的功能,進而引發疾病。再次,情志失調、熬夜傷正,勞倦過度、久病體虛等會使正氣虧虛,抵抗力下降。此時容易遭受外邪侵襲,導致腎盂炎的發生。

中醫治療

在中醫治療方面,常根據不同的證型進行辨證施治。常見證型有下焦濕熱證、脾腎虧虛證、濕熱留戀證、氣陰兩虛證等。

在其他中醫療法方面,針灸療法可選取腎俞、膀胱俞、中極、關元、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針刺,以調理氣血,通利水道,緩解症狀。在飲食調理上,患者應飲食清淡,多吃具有清熱利濕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綠豆、赤小豆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急性腎盂炎,尤其是伴有高熱、嚴重腰痛、血尿等症狀的患者,應及時採用西醫抗生素治療,以控制感染,防止病情惡化。

同時,患者在治療期間應注意休息,適當增加飲水量,每日飲水 1500 - 2000 毫升以上。平時應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避免過度勞累和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有尿路結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應及時治療,以防引發腎盂炎。

湯水

冬瓜薏仁湯

材料:冬瓜 500 克、薏仁 50 克。

做法:

冬瓜洗淨,連皮切成塊狀;薏仁洗淨。將冬瓜和薏仁一起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薏仁熟爛即可。

功效:

冬瓜具有清熱利水、解毒消腫的作用;薏仁可健脾利濕、除痹排膿。此湯水適合腎盂炎患者飲用,有助於清利濕熱,促進病情恢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