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原來穩定的腎臟病 為何加重?如何預防?|徐大基中醫師

腎臟在人體的正常運作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具有維持體內水電解質平衡、排泄代謝廢物等重要功能。然而,原本穩定的腎臟有時會面臨功能惡化的困境,需要我們深入探究其中的缘由,以更好地加以防範。

很多腎病為繼發性腎病,是由於其他疾病的影響所導致的腎損害,如高血壓、糖尿病、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疾病等,如果這些原發病控制不好,則對腎臟的影響非常大。而原發性腎病,如腎小球腎炎,若未能很好控制,則腎小球的結構和功能會持續受損,腎臟的濾過功能會逐漸下降;先天性多囊腎作為一種遺傳性疾病,腎臟中會形成眾多囊泡,隨着囊泡的增大和增多,會不斷壓迫腎組織,使腎功能逐步喪失。

加重腎臟負擔的因素紛繁複雜,但不論哪一種情況,原發疾病控制不佳,是導致腎病腎衰加重的一個重要因素。

飲食在腎臟健康中也起到關鍵作用,其中高鹽飲食危害極大。過多的鹽分會使腎臟排泄鈉離子的負擔加重,久而久之,可能引發高血壓,間接損害腎臟。慢性腎病患者每日的鹽攝入量應嚴格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儘量減少鹹菜、醃肉等高鹽食物的攝取,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同時,也要留意減少高鉀食物的攝入,比如香蕉、橙子等。當腎功能受損時,腎臟排鉀能力降低,高鉀血症可能隨之而來,這會嚴重影響心臟功能。

暴飲暴食及過量蛋白飲食,會增加腎臟代謝含氮廢物的工作量,加速腎小球的硬化進程;但如過少飲食,會導致營養不良,同樣也可令腎功能轉差。

用藥不當更是腎病加重的隱形殺手,這是許多患者容易忽視的問題。不少藥物具有腎毒性,例如部分抗生素、解熱鎮痛藥等,如不當使用,可能造成腎小管、間質損傷,進一步導致腎功能下降。某些中草藥如關木通,含有馬兜鈴酸,亦有腎損害。故患者生病時不可自行隨意用藥,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對腎臟損害較小的藥物,避免藥物進一步損害腎臟功能。

吸煙和飲酒,也都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原因。煙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質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使腎臟血液供應受阻,腎臟處於缺血缺氧狀態,從而加速腎功能的衰退。酒精進入人體後,大部分需通過腎臟代謝,這無疑會加重腎臟負擔,長期酗酒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一系列問題,進一步損害腎臟健康。因此,慢性腎病患者必須堅決戒煙,嚴格控制飲酒,為腎臟創造一個良好的恢復環境。

熬夜也是一種導致腎功能惡化的行為。充足的睡眠是身體修復和調整的關鍵時段,對於慢性腎病患者而言,熬夜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腎臟的正常代謝和排毒功能。長期熬夜還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更易受到感染,而感染往往是慢性腎病加重的重要誘因。患者應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保證每天充足的睡眠。

缺乏運動也是不可取的行為。適度的運動能夠增強體質,提升身體抵抗力,有助於控制體重、血壓和血糖等指標。對於慢性腎病患者來說,過度運動可能加重腎臟負擔,但長期不運動則會導致肌肉萎縮、身體機能下降。可選擇散步、太極拳之類較為溫和的運動方式,並堅持適度鍛煉。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化也會對腎臟產生影響。在炎熱的夏季,出汗增多,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腎臟的血流量也會降低,尿液濃縮,容易形成結晶和結石,損害腎臟。在寒冷的季節,人體的血管容易收縮,腎臟的血液灌注量可能會相應減少。對於腎功能已經受損的患者,寒冷刺激可能使血壓升高,加重腎臟的缺血缺氧狀態,誘發腎功能急性惡化。

此外,外傷、勞累、緊張,及肥胖、高血脂、高尿酸、血黏度升高等都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原因。對這些因素加以重視,嚴格控制,就能最大程度防止腎病的進展。

湯水食療

蘿蔔絲鯽魚湯

材料:

鯽魚 1 - 2 條、白蘿蔔 1 個、蔥 2 根、生薑 4 - 6 片、油、料酒、鹽、胡椒粉各適量。

做法:

先把鯽魚處理乾淨,在魚身上劃些刀痕;白蘿蔔洗淨、去皮、切成絲,蔥洗淨、切成段。鍋中倒入油燒熱,放入鯽魚煎至兩面金黃,接着加入 4 - 6 片生薑、蔥段和料酒,煎出香味。往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炖燉20 至 30 分鐘,直至湯色變乳白。此時放入蘿蔔絲,繼續燉煮 15 到 20 分鐘,等蘿蔔絲變軟,加入適量鹽和胡椒粉調味即可。

功效:

鯽魚富含優質蛋白,可健脾利濕、增強體質;白蘿蔔能下氣消食、潤肺化痰,可預防呼吸道感染、緩解咳嗽咳痰並改善腸胃功能 ,滋養身體、提升抵抗力。

注意:

鯽魚多骨,進食小心。

 

上述食療方應結合自己的體質、身體狀況辨證應用。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