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是寶,不知道就是草!

      中醫藥不只是醫療衛生的事,它蘊含了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貫通人類的哲學、歷史、文學、養生、自然科學、生命科技、生活飲食習慣等等方面,與我國源遠流長的人文底蘊息息相關,與我們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更是密不可分,就像香港人煲湯、飲涼茶、喝糖水一樣,文化承傳的意義巨大。

    為了宣揚推廣中醫藥文化和嶺南特色中草藥,16個中醫藥團體和相關機構聯合舉辦了「2025乙巳年太平山中藥行」大型中草藥活動,除了筆者作為「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召集人」,出席開步禮的還包括立法會林振昇議員、黃錦輝議員、林哲玄議員、助理中醫藥發展專員吳梓新、各界別選委及主辦單位代表。此次活動超過250人參加,以「行山研藥」結合專題講解的學習方式進行。各位資深中醫師及植物專家於郊野公園路線沿途介紹辨識嶺南中草藥,及就常用草藥的臨床應用和注意事項作專題講解,參加的部分註冊中醫師還可以取得相關進修學分,以另一種方式體驗古人上山採藥。主辦機構包括:香港大學中醫校友會、九龍中醫師公會、香港本草醫藥學會、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香港中醫骨傷學會、港九中醫師公會、國際中醫中藥總會、香港中藥學會、手法治療、推拿及按摩導師工會、香港中醫藥膳專業學會、廣東藥科大學香港校友會、暨南大學香港中醫同學會、及香港新中醫學院。    

    筆者參加過不止一次由中醫藥團體組織舉辦的「一邊行山、一邊認識中草藥」的活動,確實趣味十足,身心受益!從中了解各種植物作為中草藥的特性,也領悟到大自然的奧妙,當中包括物種的相生相剋、動植物之間的互動、植物種性的功能連結等等!例如中醫有說「逢香止痛、逢辣驅風」的草藥觀察心得,古人在郊野被蛇咬時附近常找到可用於治療的草藥。基於中醫藥天人合一的理念,與大自然生態真是密不可分,體現「道法自然」的箇中道理!全港無論那個郊野公園路線,漫山遍野肯定都是豐富的嶺南中草藥,當中更不乏香港獨特品種,正所謂:知道就是寶,不知道就是草!難得古人在漫長歲月中累積豐富經驗,總結出珍貴的草藥知識,造福後世,我輩又豈能不「為往聖繼絕學」呢?

    行山是港人摯愛的活動之一,香港的郊野公園世界聞名,路線多樣,風景優美,各地人士見識過都印象深刻。香港從鬧市到茂密的郊野,最快不超過一個小時交通就能到達,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當我們行山時見到各種花草樹木,不乏各種可用於治療的中草藥,把行山與中草藥知識結合起來,確實是一種獨特的體驗,筆者從前在給特首的建議中,也提到發展香港中醫藥文化特色旅遊,這類中草藥行山活動,加上藥膳食療、養生體驗及適合外國人的中醫理療,特別是外國已經廣泛獲認可的針灸,可以吸引外國遊客來港認識中醫藥文化、讓他們在享受本地鄉郊環境的同時,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對傳承、創新及發展中醫藥別具意義!政府及民間必須認真研究、大力推廣,為香港增添亮點。

撰文:黃炳逢

香港內地經貿協會會長

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召集人

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常務副會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