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專輯《Joe Hisaishi in Vienna》 認識音樂大師久石讓的另一面 

更新時間:09:00 2024-06-27
發佈時間:09:00 2024-06-27

當久石讓(Joe Hisaishi)站在金色大廳的指揮席上,帶領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奏他的第二交響曲,他內心的激動,可想而知。音樂奏完,台下爆響掌聲,我可以想像,他定會感到圓滿,經歷漫長的作曲之路,他終於如願以償,在古壇樂壇的「麥加」呈獻個人的創作。

畢業於日本國立音樂大學的久石讓,投入社會後,曾為電視台幕後工作,一周寫六、七十首作品是常事,直至他遇上宮崎駿,為動漫電影寫作多首音樂,深入民心。其後,他與北野武合作多齣電影的音樂製作,首首經典,成就影音絕配的佳話。然而,在他內心深處,念念不忘的,還是古典音樂。在金色大廳成功演奏自己的交響曲,他可以向飽受挫折的少年久石讓說:「我沒忘記你~我的初心。」

 

古典樂韻 不忘初心

提起久石讓,大多數人會想起《千與千尋》、《龍貓》等宮崎駿動畫的經典配樂,或是他為《菊次郎之夏》、《禮儀師之奏鳴曲》等電影所創作的配樂,把他認定為一位出色的配樂家。其實,久石讓跟另一位配樂大師John Williams一樣,不但擅於為影視作品譜曲,本身接受過正統古典音樂的訓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古典作曲家和指揮家。

學生時期的久石讓就讀日本國立音樂大學,不但深受「第二維也納樂派」荀伯格、貝爾格等人影響,對前衛作曲家如Stockhausen、Penderecki的作品非常有興趣,及後又接觸到Philip Glass、Terry Riley和Steve Reich等極簡主義音樂,對他日後的創作影響甚深。

即使與宮崎駿合作,展開漫長的配樂生涯,久石讓從未放下古典音樂家的身份,一直創作原創作品和指揮,他既演繹貝多芬、布拉姆斯的樂曲,也會演出自己和其它當代音樂。

近年他的指揮事業更上一層樓,去年帶同自己的第二交響曲,首登「音樂之都」維也納的金色大廳,在他夢寐以求的舞台上演出,獲得台下熱烈掌聲,音樂會完結後更有大批樂迷留下向他索取簽名。同年,他將這首樂曲帶到香港,指揮香港管弦樂團演出,一樣獲得樂迷支持。

久石讓最新推出的專輯《Joe Hisaishi in Vienna》,正收錄了這首極具意義的作品,由維也納交響樂團演奏,讓樂迷認識他作為古典作曲家和指揮家的一面。此外專輯還收錄另一首原創大型管弦作品《Viola Saga》,由當代中提琴大師Antoine Tamestit擔任獨奏,他所使用的樂器更大有來頭,是意大利製琴大師Stradivari現存已知最早製作的中提琴,已超過350年歷史,其絕妙音色,難得一聽。

圖:環球唱片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