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亞藝博」10月回歸|中西文化碰撞 潮玩5000年文明元宇宙

更新時間:08:00 2024-09-12
發佈時間:08:00 2024-09-12

「承者不易,承而能破者更難。」

2006年,古董第二代黑國強(Andy)眼見香港欠缺如歐洲TEFAF的重量級國際古玩藝博會,毅然創立「亞洲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當時藝博會在華潤大廈舉行,只有寥寥十數家古董商參與。2010年藝博會易名「典亞藝博」(Fine Art Asia),別樹一幟壯大成東西匯聚、古玩至當代兼容的文化盛會。

去年,典亞藝博更大膽破格「玩過界」,把古董藝術融入科技,將上千年古董轉化為Sandbox遊戲角色、涉足NFT區塊鏈技術甚至潮玩AI與元宇宙,以東方藝術文化為核心轉化為不同形態藝術,令古董更貼近生活甚至潮起來,吸引年輕藏家。10月3日至7日,典亞藝博盛大回歸香港會展,特設「水墨藝博」展區,以多媒介展示及探索水墨的無限可能,更以創新手法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宣揚職人手作之溫度。策展區「收藏設計 — 亞洲展亭」亦會展示香港及亞洲城市具收藏價值的設計品,前衛創新的設計糅合功能與現代美學,同時反映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

「猶如『尹光AI』,古老、傳統的藝術也可與革新的事物融合,須知道很多古時的藝術在當時而言也是顛覆的當代藝術呢!」黑國強一臉自信地說,「我希望透過藝博會告訴年輕朋友,不論古代還是當代,工藝、材質是好的,都值得收藏。」

為藝術文化訂下新定義

「六十後」的黑國強承繼了父親(著名古玩商及收藏家黑洪祿)的古董生意,1999年開創了自己的寶號「研木得益」,希望突破古董行業傳統與保守的格局,為此領域引入新氣象。就像他放在荷里活道古董店門口的擬《星球大戰》角色,清代紫檀熊立像,手上拿着的是一把激光劍,儼如多元文化融匯的香港。

從小在古董包圍下成長,黑國強卻深受日本、歐美次文化「奶水」孕育,加上他師父兼契爺是美國著名古董商安思遠(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也是西方最具權威的亞洲藝術古董收藏家之一。Andy 18歲入行就以師徒制形式,跟着父親和契爺邊做邊學,東西文化互撞;他自己卻愛看動漫、砌高達,更願意追上潮流,「以創意與貼地的story telling方法宣揚文化,是近年古董收藏及藝術界的新趨勢。」因此由他創立的「典亞藝博」也不純粹是買賣銷售場地,團隊更願意為藝術文化訂下新定義。

「我認為藝術不再分得那麼清楚,古董或當代?哪個界別?甚麼年代?現在的藏家是舊的歡迎,前衛當代也無妨,只要夠好。新一代人已不再細分Collectible(可藏)、Affordable(可負擔)、Appreciable(可欣賞),升值或不升值,只要喜歡就肯花錢。」身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董事的黑國強說。

引領古董藝術融入科技

2006年創辦「亞洲國際古玩及藝術品博覽會」,2010年把藝博會易名為「典亞藝博」 ;2015年黑國強再創辦全球首個專注於水墨藝術的博覽會「水墨藝博」(Ink Asia),就是看到中國水墨的可觀前景。至近年他與團隊積極把古董藝術融入科技,如將上百年歷史的古董轉化成Sandbox遊戲角色,為觀眾帶來沉浸式全新體驗。

資深策展人梁兆基將策劃「水墨+」項目「渾世」特展,邀請8位內地與香港的藝術家運用多種新媒介突破東方的傳統美學,展現水墨藝術的蛻變,作品包括水墨動畫、人工智能生成的移動影像、數碼互動水墨遊戲及光影裝置藝術等。

踏入第19年,他坦言典亞藝博仍致力為香港的藝術市場建立一個專業平台,匯聚東西方藝術典藏,今年更大力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帶來不少以非遺技藝創作的精美工藝品,藉此宣揚傳統之美與文化傳承的必要性。本屆展會亮點包括策展展區「收藏設計 — 亞洲展亭」,展示香港及亞洲城市具收藏價值的設計作品,前衛創新的設計糅合功能與現代美學,同時反映不同地域的多元文化。

特別展覽「形神.傳承」就是呈現傳統與當代相遇時碰撞,「在古董上融入當代元素,在當下的物件上飾以傳統紋樣,碰撞的方式千變萬化,取決於物件之間獨特的共鳴。我們猶如置身於一個時間皺褶之中,正如每年典亞藝博集結來自全球各地跨越古今的精品,邀請大家進入一個古今共存的豐富空間。」

典亞藝博 Fine Art Asia

  • 日期:10月3日(四)/ 2:00pm至9:00pm(貴賓預展,只招待受邀人士);10月4日至 6日(五至日) / 11:00am至7:00pm;10月7日(一)/ 11:00am至6:00pm
  •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1C展覽廳
  • 查詢:https://www.fineartasia.com/

文:馬如風 圖:典亞藝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