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收工|改善工作模式 不讓瞎忙佔去時間

更新時間:08:00 2025-04-01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4-01 HKT

進修、投資、副業……人生中想要做的事情多到數不清,但並沒有那麼多時間。本書作者認為,最應該減少的,就是工作時間!
文:王文宇 圖:星島圖片庫、摘自《今天就要準時下班!》

  作者1959年出生,20幾歲時從大學退學,創立了一家IT公司,後來擔任數位行銷供應商經理;接着在中年時期轉戰全球商務風險管理。
  本書副題「運用聰明思考法改善瞎忙工作模式」,作者不是一個安於一份工作的前衛人士,因厭倦了每日有開不完的會,返屋企還要完成很多報告,打工一族自以為是的打併,每天都被無止盡的工作追趕,有沒有想過何年何日何時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時間?甚麼勤力有回報,努力工作是福報,真是鬼話,作者以IT行內人的眼界告訢大家,只有不計較、不敢超前想像未來的員工,好快就會被生成人工智能系統取代。
  人工智能技術突破了天花板,未來大規模推出,日日新,又日新,正如二百多年前的工業革命來臨時,手藝工人被淘汰,由流水作業的廉價人力取代,面對AI大爆發前夕,我們要換個腦筋思考。
  作者示範他的獨步見解,透過三個步驟︰「退一步思考」、「組合」和「嘗試」,讓繁瑣的日常事務變簡單輕鬆,於是你能保留更多的時間改變自己。今天就要準時下班是通盤計劃的前提,你可充裕的完成原以為沒有時間去辦的事項,與此同時,你需要時間去挑戰日常工作的糾纏,釋放你的創意。
  「如果能1個小時完成一天的工作,人生會發生甚麼樣的變化呢?」作者提供了參考答案,他就是有如此快速爽朗的效率。「當我提到這件事時,一般人首先會懷疑『你說的是真的嗎?』,並對此感到羨慕不已。」其實,最簡單是不要用蠻力,也要破壞多勞多得的心魔。

不工作的螞蟻非偷懶
  「生物學研究顯示,在觀察工蟻後,發現有七成工蟻『甚麼事都沒做』。另外,進一步對巢穴內的螞蟻一一進行辨別並觀察後得知,甚至還有『不工作的螞蟻』。」不工作的工蟻在自然規律下沒被淘汰,因「構成社會的所有生物,其個體的特性會影響團體,進行合理的進化。在長達38億年的生物歷史中,地球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在雪災、颱風、火山爆發、地震、冰河時期和暖化期等無法預測的環境變化中生存下來的所有生物,都經歷了有意義的進化。」
  螞蟻包容大量工作能力不高的個體,是為了在突發的環境變化中立即做出反應,「如果以螞蟻族群為基礎,來思考同一種生物組成的社會意義,將會發現如果只有整天都一心一意地工作的員工,將會失去適應環境的能力。」
  1980年代日本與美國競爭激烈,日本電氣是當時最大半導體公司,在熊本設有分廠,但那裏生產良率出奇的低,工程師找不到原因,一位18歲女工就是好奇,她沒有太專心去增加生產,事關良率之謎不解決,密密做也無保於事。
  某天,當她定神留意之下,發覺工廠不時有震動傳來,她走出去看,原來附近是鐵路,常有重型貨運火車經過,她馬上報告廠長,經過不同測試,原來半導體的「不良率」真兇是火車震動,多得女工如此「多管閒事」,廠方的品質管理更上層樓,看,遊下遊下的工蟻不是
偷懶不是雲遊,而是團隊的守護神。

 書名︰《 今天就要準時下班!》
作者:田中豬夫
譯者:劉姍珊
出版:楓書坊
定價:$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