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畫非老古董 傳統亦有其趣
發佈時間:10:00 2025-04-24 HKT

一提到中國畫,很多人會聯想到「傳統」,說得直接點,乾脆就是「老古董」,覺得它和現代生活格格不入,彷彿是兩個世界。但真的是這樣嗎?
「中國畫」這個說法,一百多年前其實還不存在。它的出現,是因西洋畫傳入中國,國別文化概念興起後才有了這樣的分類。如今統稱的「中國畫」,可以是兩千多年前的帛畫、唐代敦煌的壁畫、兩宋院體工筆,元代倪瓚的逸筆草草,也可以是張大千的潑彩、齊白石的白菜,甚至胡也佛的春宮或李可染的萬山紅遍……它可能是屏幛卷軸、冊頁摺扇,甚至是文人塗鴉;題材涵蓋山水、人物、花鳥,以及宗教畫、民間故事或日常細節,豐富而不拘一格。

林立的風格流派、豐富的呈現樣式、多樣的畫題內容,幾千年來活潑地存在、變化,是一個開放的體系,而非固定的概念。就如張大千的潑彩畫,當年被視為「另類」,如今卻成了經典。「傳統」從來不是一成不變,正是因為外來、異己,甚至看似奇怪的新因素融入,再加上一個包容寬廣的環境,「傳統」才能歷久彌新,充滿活力。
有人覺得中國畫難以理解,多半是因為認識不足。其實,中國畫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比如,齊白石筆下的蝦,幾筆墨色,便栩栩如生,是趣味盎然的小品。張大千的潑彩山水,以強烈的色彩和大膽的筆觸,帶來震撼的現代感,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山水畫的印象。又如弘一法師的書法,簡約中有禪意,與現代人追求內心平靜的精神不謀而合。這些作品告訴我們,中國畫不僅是「傳統」,它可以是生動、鮮活,甚至是前衛的。

要看懂中國畫,你不需要讀藝術史,也不必有專業背景,只需一點耐心和時間。試走進一場展覽——無論是故宮、M+,還是拍賣行,挑選兩三幅你喜愛的畫,然後問自己:是甚麼打動了你?是某個細節、色彩與構圖,還是作品的題材?甚至可能是筆觸或墨痕,讓你感到說不出的觸動?從這裏,開始你對中國畫的探索——問懂藝術的朋友,問AI,還有更多的老師在書架上等着你去查詢。也許,你會發現,看似古董的「中國畫」,不僅能與你共情,還藏着鮮活的歷史細節,激發你的好奇心,甚至能為你打開一個全新世界!
今天的我們,也許因太容易就獲得刺激與滿足,而少了對事物的好奇與探索的耐心,卻也因此失去不少寶貴的體驗與快樂。試着用一顆開放、帶好奇的心來看畫,「中國畫」一定能帶給你驚喜。

專欄作者:邦瀚斯中國書畫部主管 喬晶晶 圖片提供:Bonhams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