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不應每日做運動? 1種運動恐越做越肥 醫生解構減肥運動頻率

更新時間:17:36 2024-06-12
發佈時間:17:36 2024-06-12

運動可減肥並非必然!有醫生分享指,原來每日做運動未必可減肥,而且如果過量進行一項運動,甚至有機會增加肥胖的機會。要體重降低不復胖,運動頻率應如何調節?運動前的飲食又有何需要注意?

減肥不應每日做運動? 1種運動恐越做越肥

減重醫生蕭捷健在Facebook專頁分享指,每個人的身體都有一個「體重設定點」,身體為了維持這個平衡點, 會讓人產生「多吃吃不下,少吃就會餓」的感覺,像維持體溫一樣,屬於身體的平衡機制之一。而體重設定點則是由基因、生活方式和各種荷爾蒙決定的,當中運動會影響到胰島素和皮質醇兩種荷爾蒙的分泌,因此亦可影響體重設定點的高低。當胰島素穩定時,體重設定點就會降低;但胰島素高甚至出現阻抗時,進食澱粉後就容易囤積脂肪。而以下一種運動因為有機會令皮質醇升高,令身體有變肥胖的風險:

甚麼運動有致肥風險?⬇⬇⬇

 

耐力型有氧運動 減肥忌過量進行?

蕭捷健醫生指出,減肥人士應避免進行如馬拉松或三項鐵人(游泳、腳踏車、長跑)等耐力型有氧運動,因為這類運動會導致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升高,此外如日日運動亦有機會運動過度,兩者均會令身體會以為「你遇到災難需要逃跑,而進入『大遷徙模式』」,即身體會進入儲存能量,令做完運動後會特別容易感覺飢餓,如果忍不住進食,身體會更加容易吸收熱量及脂肪等囤積體內,同時會令體重設定點調高,變相更難減肥。因此,蕭捷健醫生有以下建議:

  • 減肥人士應避免每天運動
  • 維持每周2-3次的運動頻率,即運動1天,休息1-2天
  • 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
  • 這運動頻率有助穩定胰島素,讓身體放鬆,降低體重設定點

同時他表示,訓練前可先吃一些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來補充能量,以一個體重70公斤的人運動1小時為例,1天吃4碗飯(大約300克碳水化合物)是合理範圍,這些澱粉不會變成脂肪堆起來。另外,也要加上足夠的蛋白質食物來讓肌肉合成,如果運動時間較長,運動期間可直接補充葡萄糖水,避免肌肉流失。

4貼士減肥不復胖 降低體重設定點 

除了要避免「過度」進行持久型有氧運動外,蕭捷健醫生過去亦曾分享以下貼士,有助降低體重設定點:

如何降低體重設定點?⬇⬇⬇

 


1. 吃對食物

  • 多吃高蛋白、高膳食纖維,盡量不要讓自己感到飢餓
  • 減重時,建議每天攝取每公斤體重1.5-2倍克的蛋白質(以70公斤民眾為例,約為105-140克蛋白質),避免肌肉流失
  • 盡量少吃食用糖、精緻澱粉製成的食品,避免胰島素促進身體吸收,提高體重設定點

2. 降低身體發炎反應

  • 平時可使用橄欖油的優質植物油料理
  • 選擇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深海魚、堅果等
  • 盡量不要吃含有加工油品的食物避免發炎,如薯片、人造奶油等

3. 多睡、多休息

  • 每天睡飽7小時,並盡量在相同時間上床休息
  • 避免身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否則有機會導致飢餓荷爾蒙上升,讓人吃不停,難以抵抗高油脂食物的誘惑

4. 鍛鍊肌肉

  • 定期運動能減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有利於改變體重設定點
  • 同時,肌肉比脂肪更能消耗熱量,當身體肌肉越多,基礎代謝率就越高
  • 在運動的日子可多攝取一些熱量,讓身體進入增肌模式,有助身體適應新的體重,並使下一波的減重更為順利

延伸閱讀:減肥|醫生30年來體重不超標!公開秘訣1個月減2kg!更逆轉脂肪肝防大腸癌

 

延伸閱讀:醫生拆解10大減肥迷思 戒澱粉有效?

 

資料來源:FB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獲授權轉載)

---

相關文章:

不吃白飯體重易反彈?推介9種食物減肥不捱餓

不吃早餐可以減肥?運動後進食會前功盡廢?營養師拆解8大減肥迷思

減肥飲食|不戒澱粉8個月激減22kg!近200磅醫生吃早餐變瘦 餐單大公開

減肥飲食|不戒澱粉8個月激減22kg!近200磅醫生吃早餐變瘦 餐單大公開

減肥方法|不痛不喘成功減走21%脂肪!1種運動80歲也做到 更有7大好處

---

由即日起至6月20日,只要參加「市民對特區政府滿意度調查」問卷,即有機會贏取Panasonic護髮風筒、Casetify充電器、大家樂$50餐飲券等豐富禮品。即點擊https://bit.ly/4csd4qL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