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油甘魚藏30cm生猛寄生蟲 鯖魚都出事!專家揭高危魚類+教3招預防
發佈時間:19:32 2023-09-28
食物出現寄生蟲的情況時有發生!魚類最多寄生蟲?網上早前流傳一段影片,拍攝者從一條油甘魚魚肉上拔出多條寄生蟲,長達30cm,情況駭人。誤吞已煮熟的寄生蟲有何影響?有食安專家及魚類專家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進食感染寄生蟲的魚類可致腦部受感染!其中,有3種魚類風險較高,包括港人常吃的鯖魚,並有3招預防,減少寄生蟲的出現。
油甘魚藏生猛寄生蟲 最長達30cm
從該段影片可見,拍攝者從一大條油甘魚魚肉上,拔出多條長短不一的紅色寄生蟲,最長一條達30cm,寄生蟲被拔出時仍不斷蠕動,十分「生猛」!拍攝者指,這種寄生蟲名為「嗜子宮線蟲」(又名「紅線蟲」)。一條30cm長的紅線蟲,可產下600至800萬條幼蟲。這些幼蟲會被浮游物吃下,油甘魚再吃浮游物後,就會感染寄生蟲,形成循環。若人類不慎進食這種寄生蟲或其排泄物,可引致腹瀉、肚痛、食物中毒等症狀。
(恐怖慎入!!)點擊看油甘魚寄生蟲:
5種常見魚類易藏寄生蟲 鯖魚也出事
香港食品創新科技及安全中心食品研究項目經理文嘉敏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表示,魚類之所以有寄生蟲,主要與其生活環境及進食的食物有關。如果魚類生活在不乾淨的水源,或進食過受寄生蟲污染的食物,就會受寄生蟲感染。
文嘉敏又指,無論淡水魚或鹹水魚,也有機會感染寄生蟲,包括港人常吃的鯖魚。另她列舉3種常見魚類,同樣屬於易受感染的魚類:
- 鯇魚
- 三文魚
- 吞拿魚
文嘉敏解釋指,野生鯇魚生活在淡水環境中,較容易感染寄生蟲,加上鯇魚是最受港人歡迎的魚類之一,因此風險較高。至於三文魚和吞拿魚雖然是海魚,但這兩種魚肉經常會被當作刺身,不經烹調直接食用,因此感染寄生蟲的風險較高。
人體感染寄生蟲後有何症狀?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早前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表示,雖然初時症狀不明顯,但隨著時間推移,有機會惡化,並出現以下症狀:
熱帶魚淡水魚最多寄生蟲?魚類專家揭原因
香港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時表示,雖然幾乎所有魚類體內都可能有寄生蟲,但有2類魚風險較高:
2類魚感染寄生蟲風險高
- 熱帶地區的魚類
- 淡水魚
莊棣華解釋指,寄生蟲在熱帶地區較活躍,環境也比較適合其生長,因此熱帶魚帶有寄生蟲的可能性比寒帶或溫帶魚較高;另外,淡水魚一般生活在較少流動的水源,加上水源可能鄰近泥土,容易受污染,因此感染寄生蟲的風險也較高。
石斑也有寄生蟲?煮熟後可直接食用?
香港魚類學會創會會長莊棣華指,魚類所感染的寄生蟲主要為海獸胃線蟲。煮食前,使用以下方法有助去除這種寄生蟲:
坊間流傳用蔥蒜及芥末消毒,以殺滅寄生蟲,這些做法有效嗎?他指出,這兩種做法也不湊效,只有用攝氏零下20度冷藏數日或高溫煮熟才能徹底消滅寄生蟲及其蟲卵。
去除魚類體內的寄生蟲後,就可如常食用?不小心吃到已煮熟的寄生蟲,會有甚麼影響?莊棣華強調,只要寄生蟲煮熟,即使被誤吃,進入體內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他指出,以港人常吃的石斑為例,其體內也含不少寄生蟲,但只要徹底蒸熟,就不會有危害。他表示,也從未曾聽聞有進食寄生蟲屍體後中毒的病例出現,因此可以放心。
3招預防感染寄生蟲 野生魚類勿亂吃
吃魚煮魚時,可如何預防寄生蟲?香港食品創新科技及安全中心食品研究項目經理文嘉敏提出3大方法,教大家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1. 徹底煮熟才進食
- 一般寄生蟲無法抵禦高溫,徹底煮熟魚類就可以將寄生蟲消滅
- 如果誤食生的寄生蟲或其蟲卵,可能導致腸胃或腦部受感染
- 如果寄生蟲進入腦部,可能需要切除腦部組織才能去除
2. 從正規途徑購買魚類
- 由正規渠道銷售的魚類安全性較高
- 例如由魚類統營處銷售的魚類
3. 不要進食自行補捉的野生魚
- 自行捕獲的魚類較難得知有否受寄生蟲感染
- 不應到不明水源或水源不潔淨的地方捕魚進食
海獸胃線蟲可致水腫休克 9種海鮮最高危
除了石斑,還有其他也含有海獸胃線蟲,包括秋刀魚:
煮熟食物也不夠? 11招預防寄生蟲感染
只煮熟食物也未必能杜絕寄生蟲污染?本港衞生署列出11大預防寄生蟲方法,除了徹底煮熟食物,仍須注意其他事項:
相關文章:
雪卡毒|港女吃燕子星斑中雪卡毒 吃魚2部位毒素高100倍 小心12種海魚
魚類水銀|40歲男吃1種魚生中水銀毒險一世洗腎 12種魚最毒 附安全名單
記者:Ronald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