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勞動節】 防過勞 肌力弱 易寒背 抗寒背神器幫到手?
發佈時間:12:00 2021-04-30 HKT





寒背可大可小,不加理會可形成長期勞損如肩、頸、手、背痛,坊間長期熱賣、某類設計的「寒背矯正帶」,標榜幫得手,但原來揀錯或亂用,會引致反效果!
筆者是寒背一族,經常長時間低頭玩手機或平板電腦,長期姿勢不良,令寒背問題愈來愈嚴重,雙肩前傾、頭部往前,看起來甚沒精神,更慘是上肢出現麻痹等症狀,令人不得不正視這問題,好友兼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陸國恒(Alex)表示,不少人都有寒背問題,寒背主要是形容患者背部胸椎部位過分向前彎,雙肩前傾,後背位置的脊骨韌帶被拉長。不良姿勢產生的壓力,可能會轉移到軟組織,而本來負責穩定和保護軀幹的深層核心肌群變得「懶惰」後,便會被表層的大肌肉所取代,容易形成勞損性的問題,例如肩、頸、手或背部疼痛。
形成惡性循環
Alex解釋,寒背主要分為結構性及非結構性兩種,「結構性寒背由不同病因引致胸椎變形或腰椎彎曲,其中最常見於一些胸部較大的女性,由於她們胸椎前面的負荷較重,胸背位置的重心會向前扯,結果導致寒背。結構性寒背患者如脊柱側彎則需要較長時間治療,亦可能需要佩戴支架來矯正彎曲度,或需要考慮以手術改善嚴重的病情。」
而非結構性寒背則多由不良姿勢習慣所致,都市人長時間坐着使用電腦、平板電腦、智能電話,容易忽視正確姿勢,會不自覺地把頭前伸、肩膊聳起繼而寒背,令頸椎的上斜方肌肉則因長期用力而縮短及繃緊,而寒背的姿勢又會導致肩胛骨拉前和肩關節內旋,形成「圓肩」而影響外觀鈉以及引致肩頸等部位疼痛、麻痹。
進行手法治療
一般而言,非結構性寒背通過物理治療及運動糾正後,情況大多會有改善。Alex指出,建議平日多加警惕姿勢,例如可在書桌前張貼提示,提醒自己坐的姿勢要正確,或者調校時鐘,定時提醒自己要伸展身體,避免長時間向前傾,「至於物理治療師可通過手法治療,放鬆患者緊繃的相關肌肉,亦會指導患者利用適當運動來操練弱小的肌肉,使之恢復胸肌和後背平衡力,重置上半身的重心。」
他續稱,一些簡單的運動,例如超人式 (Superman)臉朝下俯臥,腹部貼地,讓胸、手臂、腿離開地面,臉部自然放鬆,像超人般開心飛行的這個姿勢,可以鍛煉胸部、肩膀、手臂和下背部肌群,尤其可以強化核心肌群,還能增加脊椎彈性、消除下背痛,另亦可借助健身彈力帶作改善,如使用得宜,都有助訓練肩胛肌群,例如下斜方肌等,以改善姿勢,從而減輕寒背情況。
小心有反效果
不過,近年大熱的某類「寒背矯正帶」未必能真正改善寒背。Alex表示,其主要作用是把肩膊拉後,可暫時改善圓肩的狀況,它或於佩戴初期有助提醒患者挺直身體的功效,但時間一長,佩戴者又會對挺直的感覺麻木而故態復萌,更甚者是當肌肉依賴了器具的支持,反而會使相關肌肉變得更弱,一旦不使用器具,寒背情況可能會更差。
Alex推薦筆者使用一種家居「背部伸展運動器」,他指出,背部拉伸器是一款簡單的小儀器,特別適合忙碌的都市人,平日只需要每天使用兩次,每次五分鐘,整個人放鬆躺臥在伸展器上,便能伸展平日難拉到的軟組織,減少背部的肌肉緊張,是改善日常肩頸向前傾的一個元素。
改善症狀好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