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體檢】老中青三代爸爸 必選驗身項目 醫生教路 唔怕驗漏、驗多咗
發佈時間:13:05 2021-06-18 HKT

孝順仔女當然會為爸爸慶祝父親節,但平日都要留意阿爸健康狀況,而本身已為人父亦應定時體檢,最好參考以下醫生指引,就唔怕驗漏或嘥錢又費時驗多咗啦!
今年剛過五十歲的陳先生(化名),看到林林總總的套餐計畫及檢查項目,惆悵得很,應揀A餐還是B餐?要加驗C項還是多驗D項?近年確實多了男士想做身體檢查,尤其是有親友患病時便會想「驗下」買個安心。家庭醫生林永和稱,男士關注自己健康是好事,因為以往男性很多時都太過自信及不肯面對現實,導致諱疾忌醫,甚至不肯面對患病事實,因而延誤病情,不過隨着醫學資訊發達,近年男士亦趨向較着重自身健康,多了主動向醫生諮詢健康問題。
年輕一群首選驗三高
然而,現時坊間的檢查項目繁多,要選擇合適的也非易事。林醫生指,做甚麼檢查主要是視乎負擔能力和風險因素,若就檢查項目作出建議,可大致分為老中青三個年齡層。先說最年輕的一群︰四十歲至五十歲,此群組可進行三高檢查。
都市病常見的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是「必驗之列」,因這三種問題極普遍,而且有年輕化趨勢,飲食普遍多肉少菜,缺少運動,工作及生活壓力巨大,三、四十歲已患三高的比比皆是,故宜及早檢查防患。最重要是三高是「有得搞、可以醫」,但若置之不理,則帶來很多併發症,特別是血管相關疾病,例如認知障礙症,除了年老退化之外,也與腦血管健康有關。林醫生認為,除非本身有風險因素如家族病史等等,否則只要多着重健康生活,四十歲以下未必需要驗身。三高以外,紅血球讀數及肝、腎功能等檢查也屬基本項目。如從未驗過或未注射乙型肝炎疫苗,也應檢驗,即使發現有慢性乙肝也有藥可幫助控制,若預算較鬆動,則可順道進行腹腔超聲波看看肝、脾及膽等組織狀況。
五十至六十五歲照腸鏡
另外,五十歲至六十五歲男士則建議進行大腸內窺鏡檢查,除心臟病外,大腸癌項目是中年男士不宜走漏的檢查。照腸鏡分為兩種,分別是大腸鏡檢查及乙狀結腸鏡檢查,兩者都屬可屈曲的內視鏡,一般經肛門放入大腸內,讓醫生能觀察受檢者大腸內壁黏膜情況,整個過程約十五分鐘至一小時。兩者最大分別在於軟式乙狀結腸鏡的長度只有約60厘米,檢查範圍只覆蓋至整段降結腸,而大腸鏡的長度則達160厘米,可檢查整條大腸,準確程度較乙狀結腸鏡高,不過收費也會較昂貴。
大便隱血測試屬簡單及無創傷性的檢查,價錢亦易於負擔,林醫生指,若年過五十歲最少每五年做一次大腸鏡檢查,可查找腸道內是否有瘜肉,切除後便可減其形成大腸癌風險。另男人一般比女人早十年出現心臟問題,原因是女士有女性荷爾蒙保護,即使六十歲也可能未出現問題,但男性五十歲左右便有風險,故要做運動心電圖或心臟血管檢查,「有咩發現可以做通波仔處理」。
六十五歲以上測骨質
至於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他表示應進行較全面的身體檢查,一般包括血液化驗、腎和肝功能檢查、尿液及糞便檢驗、骨質密度檢查等,其中一個較易被忽略的項目是骨質密度檢查,雖然普遍男士的骨質流失程度較女士慢,但隨年齡增長,男性亦要多關注骨質健康,以防萬一跌倒導致骨拆,「手尾」便很長。
消費者委員會早前相關調查指,即使為同一個檢查項目,不同計畫所使用的醫療儀器及檢查複雜性亦有別,例如有些計畫用「超聲波儀器」,可作為初步篩驗,但它不能作為確診工具。若長者已被醫生評估為骨折風險較高,應於醫生建議下接受「雙能量X光吸收測量檢查」,以診斷是否患上骨質疏鬆症。
此外,李醫生特別提醒市民,醫學界不建議男士過早開始檢查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因為指數上升可受很多因素影響,若非醫生特別建議,自己毋須刻意檢驗。
相關檢測費用參考
機構 | 項目 | 大約收費 | 查詢 |
銀十字醫療 | 三高檢查 | $495 | 2850 6986 |
仁樂醫療集團 | 三高檢查 | $700 | 2332 0559 |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 | 大腸內窺鏡 | $13,300 | 2275 6688 |
養和醫院 | 大腸內窺鏡 | $10,420 | 2572 0211 |
香港婦檢中心 | 骨質密度檢查(40歲以上男女) | $800 | 2152 0512 |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 | 骨質密度X光檢查 | $550 | 2572 2222 |
註:以上資訊僅供參考,資料以該機構最新公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