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骨質疏鬆新儀器|嶄新一代超聲波骨質診斷儀 零輻射冇副作用
發佈時間:13:00 2021-08-20 HKT





傳統檢查骨質疏鬆方法因含輻射副作用,非密切監測上佳方法,嶄新一代超聲波骨質診斷儀零輻射沒副作用, 真正大派用場。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慢性骨骼新陳代謝疾病,患者骨質密度減少,骨骼結構變得脆弱,但此症在初期幾乎並無明顯徵狀,故一般人通常只在跌倒而骨折後,才作骨質診斷,然而以往的骨疏檢測因含輻射副作用,大眾即使想定期密切檢查偵測,亦難以完全做到,嶄新一代超聲波骨質診斷儀正好可改善不足之處。
矯形及創傷外科(骨科)林萬盛醫生表示,傳統的骨質檢測方法「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簡稱DXA),會在檢測過程中產生輻射,建議每年不要做超過2至3次。由於擔心輻射問題,大部分人只會在發現自己被列為骨質疏鬆高危人士或出現骨骼痠痛、肌肉乏力等徵狀才會做DXA檢測,但事實上,早期骨質診斷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關鍵,然而DXA難以作為早期檢測的方法。
現時有一種創新診斷技術「超聲波骨質診斷儀」(簡稱ECHOS),其準確度和安全度可媲美DXA,加上不含輻射,並無副作用,能助有需要人士多次使用,而且檢測過程快捷方便,可更準確診斷骨質疏鬆及評估骨折風險,及早為患者提供適切治療。
非放射性診斷安全至上
一般而言,骨質診斷最常見的方法除了電腦掃描、磁力共振、超聲波等,還有入侵性的方法,例如抽骨組織去化驗、驗血成分,而時下較多醫院採用的便是DXA。林萬盛醫生說:「X光包含兩種能量,按骨質密度不同分別吸收,從而推算骨質密度,由於最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問題造成骨折的位置是脊椎和髖骨,故骨質密度檢查多在此兩個部位,而DXA是一種雙X光線的射法,掃描脊椎、髖骨或全身,但帶有一定的輻射風險。」
林醫生續指,最新ECHOS是首部以非入侵方式探測腰椎及股骨頸診斷骨質疏鬆的儀器,利用從超聲波造影掃描取得的無線電射頻(RF),並通過非放射性診斷來估計骨密度、強度和質量等,從而取得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T-score和Z-score值數據,以分析骨質內部結構狀況,於檢測數據上更為全面。
掌握35歲骨質強度儲備
根據中文大學統計,發現過去15年,因骨質疏鬆而導致與骨折個案上升急速,若發現自己屬於骨質疏鬆高危族,應與家庭醫生商量,定期進行骨折風險評估。林醫生表示,DXA和ECHOS均具骨折風險評估功能,可推算10年內骨質疏鬆骨折風險。至於評估準確性,ECHOS的超聲波回音技術使用來自骨密度的估計T數值,以計算10 年內發生嚴重骨質疏鬆性骨折的概率,包括臀部、脊柱、前臂和肩部等,能有效估計到 40至90歲骨疏性骨折的概率,靈敏度相對較高。
要預防骨質疏鬆,先要注意日常生活,避免煙酒,每日從食物中吸收足夠鈣質,維持進行負重運動的習慣,尤其多曬太陽,望能由皮膚吸收到維他命D。保持健康生活固然重要,而一般成人最頂峰的骨質密度是35歲,之後便會根據更年期,骨質每年流失3%。林醫生提醒,年輕人獲得最高的骨質量,其實是積穀防飢,故宜把握重要時機,趁年輕時盡量儲備最多的骨質密度。
文:嚴瓊音
過程輕鬆簡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