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做手術|進行術前評估及飲食計畫 加速康復進度

更新時間:03:00 2022-04-05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2-04-05 HKT

病人進行手術前後一般均須禁食一段時間,術後身體難免變得虛弱。疫情下動手術,更須加倍注意復健,現時不少醫療團隊採用「術後加速康復」療程,讓病人手術前、中、後期均做好準備,減低手術造成的傷害及加快康復進度,冀提早出院。今期營養師簡介甚麼是術後加速康復療程,以及實際操作時與以往的分別。
  「術後加速康復」(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療程,目的是在手術前改善病人體能及飲食,術中安排合適的麻醉深度、體溫及適當的體液調節,術後預防出現惡心、嘔吐,縮短禁食時間及提早恢復活動能力、下牀,加快其康復速度。
  養和醫院營養師周明欣說:「ERAS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由丹麥外科醫生Henrik Kehlet提倡及探討,提出於手術進行前,由主刀醫生、麻醉科醫生、藥劑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等所組成的跨專科團隊合作方式,為病人作一系列事前準備,以助病人在術前提升身體質素,讓他們能以較理想的狀態接受手術,手術後有助病人加快康復進度及出院時間。」
  通過實行ERAS,有助病人在手術完成後,更快拆除喉管、離開病牀,病人亦毋須於手術後禁食數天,一般在術後當日已能喝水。術後第一日可少量吃清流質及流質食物(例如稀粥、清湯、蒸蛋等)。術後第二日可進展至食碎肉粥、清湯麵綫等,再配合多走動以促進腸蠕動,有助改善腹脹及食欲,病人可更快恢復正常飲食。實行ERAS時,醫療團隊會於術前為病人提供不同建議及準備,讓其充分理解手術過程,有助減少憂慮及壓力。

增加營養攝取
  ERAS療程中,營養師的角色是通過制定針對性的飲食策略,確保病人以合適的身體狀態接受手術。以癌症手術為例,當病人確診並決定需要進行手術後,會獲轉介至營養師,為病人評估及調整飲食。
  周明欣說:「營養師在ERAS的工作,是為病人作出術前營養評估,若在虛弱的情況下接受手術,會增加他們出現併發症,甚至死亡的風險。營養師通過了解病人的病歷、術前飲食有否攝取足夠營養,以及體重變化等數據來觀察病人的身體狀況。如診斷病人有風險或營養不良,就會立即為其調整飲食安排,從而提高營養攝取,改善身體質素以應付手術。」
  一般而言,病人會在手術前一至兩星期開始高熱量、高蛋白質飲食,有時候病人更需要利用營養補充品輔助。如果上述方法仍未能及時調整身體狀況,病人可能需要入院通過靜脈注射的方法補充。
  周明欣說:「因病人的體質及所患疾病各異,營養攝取調整方法都略有不同。以大腸癌為例,部分大腸癌病人可能因腫瘤體積太大而有腸塞問題,醫生會建議這類病人不宜吸收太多膳食纖維,故他們會減少進食蔬菜,亦同時減少吃紅肉、油及糖分。以上飲食改變及患者情緒上的影響,或會導致食欲不振而體重下降。」
  營養師會安排這類病人進行低渣、高蛋白飲食策略,從而增加能量以應付即將進行的手術。術前一星期是最重要的黃金期,營養師會持續跟進病人的身體狀況,並且為他們的飲食、服用營養補充品等計畫微調,冀讓他們以最佳的身體質素應付手術。
  營養師會通過觀察病人的體重變化、驗血指數來得知調整營養攝取的成效,並按需要微調。病人亦可從中得知自己在飲食、服用營養補充品等調整上是否做得正確。

儲備糖分
  在沒有實行ERAS的手術安排,患者在手術前一晚需要開始禁食,但實行ERAS下的手術,手術前一晚仍可以如常飲食。
  周明欣說:「病人採用ERAS進行手術,手術前一晚除了如常飲食,需要額外分開數次飲用約八百毫升糖水(內含一百克糖分)。手術當日早上另外再飲約四百毫升(內含五十克糖分)糖水,並在手術開始前兩小時才開始禁食。」
  這些糖水的成分只有糖分和水,不含任何蛋白質或脂肪。它有助病人在正式進行手術前儲備糖分,讓肝臟和身體在手術時不會處於「飢餓狀態」,減低進行手術對身體構成的壓力,避免長時間因禁食引致脫水、血糖低及術後胰島素阻抗等。通過減低相關問題的風險,有助加快病人手術後的康復進度,令他們盡快回復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