痱滋|生痱滋用粗鹽乸就會好? 醫生教4招紓緩:3星期未癒或患口腔癌

更新時間:21:00 2022-10-25
發佈時間:21:00 2022-10-25

現代人作息混亂、飲食不健康、生活壓力大等是導致口腔潰瘍的主要原因。消費主義下的社會,生活節奏急速,大家對於自己的身體越來越不愛惜;對於口腔潰瘍這一病狀也不以為意,以為純粹是「體熱」、「上火」導致。甚至,誤信偏方。

實情是,口腔潰瘍並非突發,而是一種多發病、常發病。潰瘍的成因目前仍然未明確,但有幾類人士是口腔潰瘍病狀的高發群體,包括:陰虛火旺體質、作息不規律、壓力大。

偏方可以信嗎?

一般而言,潰瘍會在1至2個星期內自然康復。對於坊間傳聞指有方法可以快速消滅潰瘍,到底是否可信?這些方法又有什麼風險呢?

1. 粗鹽「乸」潰瘍

  • 原理: 鹽有消炎殺菌功效,可以令細菌因細胞缺水而死亡。
  • 風險: 除了好痛,更有可能進一步刮損傷口,令潰瘍位置流血,甚至令傷口再次發炎或細菌感染。

2. 連續食5個奇異果

  • 原理:奇異果含豐富的他命B、C, 可加快皮膚傷口癒合,保護口腔黏膜及牙肉健康。也有人認為奇異果清熱,可治療因「熱氣」產生的潰瘍。
  • 風險:潰瘍成因眾多,此方法未必適合所有人。加上奇異果味道偏酸,可能會刺激口腔內的軟組織,加劇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的正確處理方法

3星期未癒恐患口腔癌

雖然潰瘍很常見,但若然發現傷口多於3星期未癒,則代表可能有口腔癌危機,應及早求醫作進一步檢查。口腔癌大多是在口腔表皮黏膜細胞的鱗狀細胞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患者誤以為只是普通的潰瘍而延誤求醫;亦有部分患者因發現口腔潰瘍呈白斑、紅斑,加上長時間未癒合而求診。

口腔癌的風險因素包括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長期進食過熱的食物、佩戴不合適的牙托,令口腔組織持續受損,亦有可能誘發細胞病變,因此有以上風險因素的人士更應提高警覺。

至於其他人士,尤其是習慣熬夜的夜貓一族,應多休息,提升免疫力,這樣才能避免潰瘍找上門!

撰文: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蔡添成

以上內容由名人+提供,標題經星島頭條編輯修改

同場加映:口腔癌常見症狀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口腔腫瘤是口腔內的硬或軟組織出現不正常的增生或病變,它多發生在長者身上。口腔腫瘤可分為良性和惡性。惡性腫瘤就是口腔癌,它是會蔓延的,並會對生命構成威脅。因此一旦發現口腔組織出現異常現象,就應立即找醫生或牙科醫生作詳細檢查,尋求適當治療。

口腔癌的患者或會出現以下5大症狀:

同場加映:口腔癌4大風險因素

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醫學界至今還沒確知口腔腫瘤的成因,但以下4大因素跟口腔腫瘤則有關係: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