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男經常肚痛 半年後確診胰臟癌 揭1種吃飯習慣引發

更新時間:15:31 2024-10-21
發佈時間:15:31 2024-10-21

減壓也要注意健康!內地一名30歲男子平日靠1種方法減壓,看似比吸煙飲酒更健康,沒想到竟因此引發「癌王」胰臟癌。有醫生提醒,這種習慣恐令身體慢性發炎,增加致癌風險。不少患者確診胰臟癌時已屬晚期,有12種徵兆要特別留意,尤其是大便出1種變化時。

不煙不酒常肚痛 半年後確診胰臟癌

綜合內媒報道,內地一名30歲男子平日不煙不酒,近半年來卻經常肚痛,確診脂肪肝及慢性胰腺炎,更檢查出胰管結石。該男子到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做手術取出結石,並進行了磁力共振掃描、病理穿刺等各項檢查,結果卻顯示他患上胰臟癌。

 【同場加映】胰臟癌症狀+高危因素

1種減壓飲食習慣 竟成胰臟癌元兇?

該院肝膽胰外科主治醫生楊祺俊了解後發現,該男子平日雖然不碰煙酒,也不接觸化學物品,但卻喜歡透過「吃」來緩解精神壓力。他尤其喜歡紅燒肉、炸雞、火鍋、燒烤等高脂油膩的食物,也喜歡榴槤、蛋糕等高糖食物。他認為,暴飲暴食後,往往能帶來很大的精神滿足。

楊祺俊醫生表示,胰腺是人體的主要消化器官,它分泌的胰液含有各種各樣的酶,可以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但暴飲暴食會刺激胰液的大量分泌,使胰管內的壓力突然增高,引起胰腺腺泡破裂。當消化酶進入胰腺和周圍組織,則會消化這些組織,進而導致胰腺受損和發炎。長期的慢性發炎刺激,就可能導致胰臟癌。

吃太飽易早死?研究揭最佳食量

2019年,一篇於期刊《Nature Metabolism》發表的實驗研究發現,適當少吃點可以極大地延長壽命,並改善代謝健康。相反,如果長期吃得太飽會影響代謝健康、增加死亡風險。

研究人員對800隻成年老鼠進行實驗,改變牠們飲食習慣,並進行觀察。結果發現:

  • 從「限制飲食」轉換到「隨意飲食」的老鼠,牠們的肚子越來越脹,死亡率也急劇增加。
  • 從「隨意飲食」轉換到「限制飲食」,進食量減少40%(相當於六分飽)後,老鼠的代謝功能有所改善,壽命也大大延長。

胰臟癌6大症狀 大便現1特徵恐中招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是一個位於腹腔深處的腺體,主要功能是分泌消化酶幫助消化,以及製造胰島素調節血糖。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

大部分的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如果出現以下徵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 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胰臟癌患症較常出現的併發症如下:

  • 黄疸
  • 疼痛: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腹痛會加劇
  • 嚴重體重下降,進食情況差的病人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胰臟癌10大風險因素 愛吃肉更高危? 

醫管局指,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因此不少病人到了癌症晚期才察覺患病,影響生存率。即使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復發的風險也比一般癌症高。

除了較常發生於65歲以上人士身上,以下10類人風險也較高:

  • 種族:黑人的風險較高
  •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 吸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 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 遺傳性胰臟炎: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 慢性胰臟炎: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延伸閱讀:胰臟癌確診多屬晚期 存活率僅3個月 營養師教吃11種食物防癌保命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醫管局《Nature Metabolism》

---

相關文章:

女子小便呈1種色揭患胰臟癌!出現3症狀恐是晚期 5年存活率低於5%

女子把1種茶當水飲 「胰臟癌指數」超標近40倍 醫生指3類人最高風險

37歲男上腹痛揭患胰臟癌 切4大器官保命!「癌王」6大症狀 背痛也要小心

76歲英格蘭前領隊艾歷臣 胰臟癌晚期逝 大便出現1顏色是警號 醫生教自測症狀

女子以為斷食減肥成功 7個月後卻離世!驚揭患胰臟癌 3症狀是關鍵

母親患胰臟癌逝 原因與雪櫃有關?專家揭3大致癌行為易忽略 慳家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