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長者跌倒骨折 恐已患肌少症!專家教自測6大徵兆 3方法及早發現

更新時間:12:30 2025-01-23
發佈時間:12:30 2025-01-23

年齡增長,肌肉快速流失,大大影響長者日常生活。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行政總監黃永森博士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多達80%因為跌倒而骨折的長者均患有肌少症,此症也常與骨質疏鬆症一起出現,嚴重者會喪失自理能力,甚至增加死亡風險。長者可以如何自測風險,及早發現?

甚麼是肌少症?成因是甚麼?

黃永森博士表示,「肌少症」定義為肌肉流失,引致肌肉量減少、肌力及肌耐力下降,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礙。肌少症有幾個高風險誘因,有這些風險的人士會較易或提早患上肌少症:

  • 營養不良
  • 長期病患
  • 缺乏運動鍛鍊
  • 吸煙

他續指,有研究顯示,在華人社區裡,65歲長者中,每10個長者約有2個患上肌少症。在曾經因跌倒而出現骨折的長者群組裡面,超過70%至80%長者面對肌少症問題。

長者容易患肌少症?

黃永森博士表示,長者的確是患上肌少症的高危族群。研究數據顯示,隨著年齡增長,長者的肌肉量按年減少約1%,而且肌力下降的速度比肌肉量的減少快3倍。因此,社會不能輕視肌少症所帶來的潛在隱憂。肌少症屬於慢性病的種類,相比傷風感冒的一般急性疾病,肌少症的病徵及症狀較為不明顯,患者普遍地不容易察覺自己出現肌少症。

判斷肌少症6大徵兆

他提醒,長者或其照顧者可以觀察及留意以下狀況,以判斷肌少症的徵兆:

  • 肌肉萎縮(特別小腿、四頭肌及膊頭)
  • 力不從心
  • 行得比以前慢
  • 平衡力差
  • 生活上出現功能障礙,例如上落樓梯出現困難
  • 曾經跌倒

3個檢測方法 及早發現肌少症

醫護人員(例如註冊物理治療師)或長者健體導師,可以透過量度肌肉量、前臂握力及步速來判斷長者是否出現肌少症情況。

1. 肌肉量

  • 量度或檢測方法:可以透過「身體組成分析儀」來測量肌肉量。當測試員於分析儀輸入基本資料(例如性別、年齡及身高等)後,受試者手扶及赤足站在裝有電極的把柄及立板,讓微電流進入身體才探測,藉以得出「四肢骨骼肌質量指數」(即 「四肢骨骼肌質量(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米)。
  • 標準:男士指數低於7.0kg/m2或女士指數低於5.77.0kg/m2,就屬於「低肌肉量」。

2. 肌力

  • 量度或檢測方法:可以透過「手握力計」來測量前臂握力。
  • 標準:男士或女士的主力手握力分別少於26.0kg或18.0kg,即代表「低肌肉力量」。

3. 步速

  • 量度或檢測方法:用作反映肌肉功能狀況,不論男女,在「6米步速測試」中,步速低於每秒0.8m,即代表「肌肉功能下跌」。

延伸閱讀:長者必學3組家居運動!強心肺/防跌倒/改善關節痛 適合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長者

記者:陳思雅

---

相關文章:

研究揭8大延壽運動 第1位不是跑步!做這運動長命10年

腰背痛/凸肚腩因為骨盆前傾?專家教1動作自測症狀 做不到恐情況嚴重 附紓緩方法

大熱「普拉提運動」是甚麼?輕鬆減肥紓緩痛症!專家教2套必學入門動作

5個動作自測身體老化程度 單腳站立達這時間 死亡風險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