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90%慢性病!營養師教飲食5招修復粒線體 排毒防癌/糖尿病/腦退化
發佈時間:19:25 2025-02-03
【預防慢性疾病/粒線體】有90%的慢性疾病是由粒線體失衡開始!有營養師教5種飲食方法修復粒線體,有助排毒、預防癌症、糖尿病和腦退化症等多種慢性病。
甚麼是「粒線體」?維持身體4大功能!
營養師李婉萍在其YouTube頻道指,粒線體屬於細胞中的「發電廠」,負責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如果粒線體功能較差,身體容易出現各種健康問題,例如,不僅會感到疲勞,甚至可能增加患上慢性疲勞症候群、纖維肌痛症、加速衰老、「三高」和癌症等風險。
粒線體有何功能?李婉萍解釋,粒線體在身體主要有4大功能:
- 能量生成:將所吃營養物質進入體內,轉化成APT,提供細胞運作所需的能量,讓身體更有力氣。
- 細胞凋亡:當細胞受到損傷或老化的時候,身體會釋放物質促進細胞凋亡。
- 與細胞傳遞訊息:粒線體參與細胞中訊息溝通,它會影響細胞的生長分化和衰老。若果是健康的粒線體,則有助抗衰老。
- 產生熱量:粒線體在能量轉換的過程會產生熱量,有助維持體溫。相反,出現老化或受損後,就會釋放更多的自由基,加速粒線體的老化。
飲食5招修復粒線體 預防90%慢性病防癌
李婉萍指出,粒線體功能失衡與有90%的慢性疾病有關。她教以下5種飲食方法修復粒線體,為身體排毒,預防多種疾病。
吃甚麼維持粒線體健康,預防慢性疾病?
1.避免高油脂食物 避免減弱粒線體
李婉萍指出,油炸食物、牛油、冬甩、蔥油餅,或者加工食品中的煙肉、香腸和加工打邊爐食物,所含有的脂肪量十分高。這些食物會減弱粒線體的功能,並增加患糖尿病風險。
2.每星期一日吃素 要吃原型食物
蔬菜和水果含有多種植化素,有助清除體內自由基,改善粒線體健康。例如,番茄含有茄紅素、蘋果的含有的綠原酸,這些植化素均屬於抗氧化物。蔬菜含有豐富維他命B雜,對粒線體的生合成十分重要,有助細胞進行擴建,即加快身體代謝率。
李婉萍提醒,吃素是要吃原型食物,而非加工的素食品。而且,素食日早餐的第一餐,可以製作綠拿鐵。
3.「低碳飲食520」搭配有氧運動
甚麼是「低碳飲食520」熱量控制?有研究發現,控制熱量能夠刺激細胞中粒線體的自噬,淘汰衰老和退化的粒線體。若粒線體自噬功能失調,則有機會增加患慢性疾病的風險,例如柏金遜症、阿茲海默症、心肌梗塞、心臟病和癌症。
李婉萍表示,她自己會每兩個月就進行一次零碳水飲食,每次維持兩星期,以控制熱量的攝取。她指出,有研究發現,控制熱量除了調整飲食習慣,還要配搭適量的運動,才最有效維持粒線體健康,尤其是有氧運動。
4. 168間歇性斷食 有助修復細胞
吃大餐會令熱量增加。李婉萍建議可以斷食至少12個小時,即是所謂「168」間歇性斷食,減少攝取20%至30%的熱量,有助粒線體保持在健康狀態,以修復細胞。
5. 地中海飲食法 調節粒線體功能
廣為人知的「地中海飲食法」有效維持身體健康,至2024年已連續7年被評為「最佳飲食法」(Best Diet),有助延年益壽。甚麼是「地中海飲食」,有何好處?
此飲食法建議攝取含豐富Omega-9的橄欖油、榛果油;並建議吃大量植物性食物,例如蔬菜、水果,全穀雜糧;此外,可適量攝取紅酒,因為紅酒含有類黃酮和白藜蘆醇;可適量吃海鮮,海鮮含有的油脂較少,可代替紅肉。有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有助調節失控的粒線體,預防心臟衰竭和阿茲海默症。
延伸閱讀:全球74%人死於慢性疾病 5指標中3個是警號 患糖尿病率高6倍 中風率高2倍
資料來源:營養師李婉萍
---
相關文章:
飲咖啡可防慢性病 研究揭這時段飲對心臟最好 心血管病死亡率減31%
醫生靠1飲食法 不吃藥逆轉糖尿病前期 改善90%慢性病!吃這種牛油也有效?
每日可以吃多少雞蛋水果?營養師教這樣吃防慢性病 吸收最多營養
防慢性病防癌要吃三文魚?研究揭12種超強抗發炎食物 這種零食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