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腳水腫勿輕視!恐屬心臟衰竭/腎病徵兆 營養師教30秒自測風險

更新時間:18:28 2025-03-24 HKT
發佈時間:18:28 2025-03-24 HKT

不少人起床後,都有雙腳水腫的問題,但水腫未必只是小病痛。有營養師指,水腫隨時有可能是心臟衰竭或腎病的徵兆,她更分享1個簡單的自測水腫方法,只需30秒就能判斷身體是否屬於水腫,又推介一套可預防水腫的一日三餐餐單!

雙腳水腫8大原因 恐屬心臟衰竭/腎病徵兆

營養師李婉萍在Facebook專頁發文指,現代人生活忙碌,長時間久坐或久站,容易導致小腿水腫,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皮膚凹陷、按壓疼痛等情況。此外,不少人早上起床時亦會發現小腿腫脹,連鞋都穿不下,襪子勒出的痕跡久久無法消退。到底為甚麼會導致身體出現水腫?

雙腿為何出現水腫?

 

 

雙腳水腫8大原因:

1. 周期性水腫(體質性水腫)

這類水腫與生活型態密切相關,常見於上班族久坐、久站或缺乏運動,導致下午容易出現水腫。此外,女性在經期前及經期期間也可能出現局部水腫,通常在經期結束後會自行消退。而懷孕期間的女性也容易出現水腫,這是由於體內水分滯留,可能導致體重增加1.5kg以上,但多數情況下會在白天出現,經過夜間休息後則有所緩解。

2. 營養不良、肝硬化

部分水腫可能與肝臟功能密切相關,這是因為滲透壓一般由肝臟合成的血蛋白來控制,若蛋白質攝取不足,引發低營養狀態,而出現血蛋白太少滲透壓不足,水分便會滲出,引發水腫。

若是肝硬化患者會因肝臟無法正常製造白蛋白,血管中的水分和鈉會滲透到腹腔或其他部位,導致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進而引發下肢水腫。

3. 血管性水腫

在72小時內產生的急性血管性水腫通常伴隨疼痛和皮膚凹陷,最常見的原因是「深層靜脈血栓」。這是因為靜脈血液無法回流,進而引發單側下肢水腫,輕則可能出現在足部、腳踝、小腿處,嚴重則會連大腿也水腫。慢性病患者常見於「靜脈機能不全」,可能導致鬱積性皮膚炎(靜脈屈張的併發症)或潰瘍。

4. 黏液性水腫

這類水腫多發生於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尤其是甲狀腺功能低下者。雖然目前成因尚不明確,但可以發現蛋白質及多醣體堆積在組織間。這類水腫較為局部,會出現在小腿前側、手臂、臉部和眼瞼上。

5. 淋巴水腫

淋巴富含蛋白質的液體,是人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組成的成份,也是協助維持體內組織液平衡。一般情況下,淋巴會經過淋巴系統最後回流至靜脈,但回流不全則會導致淋巴液積聚在組織間,而出現在單側水腫和伴有較少疼痛感。這種水腫可能與顯性遺傳疾病、淋巴切除、骨盆腔腫瘤、放射治療、發炎、淋巴絲蟲病等因素有關。

6. 脂肪水腫

脂肪水腫是一種普遍只發生於女性的脂肪筋膜疾病。患者會感到慢性疼痛和腫脹,甚至輕輕碰觸就會疼痛,且容易產生瘀青。這種水腫初期不容易發現,以為是身體代謝變慢導致肥胖,但特別的是這水腫與飲食關聯性不大,可能與基因及荷爾蒙影響有關。

7. 心臟衰竭

當心室沒有力氣輸出足夠血量,血液無法順利從下肢回流至心臟,導致血液堆積在下肢。而血液中的水分滲出,就會引發下肢水腫。

8. 腎臟疾病

腎臟功能異常時,身體無法正常代謝水分和鹽分,可能導致全身性水腫。此外,若身體透過尿液過度排出蛋白質,血中蛋白質過低,也會引發全身水腫。

如何自測水腫?30秒即有結果

李婉萍指出,可以用食指按壓小腿兩側5至10秒,若回彈時間須超過20秒,恐為重度且全身性水腫,建議進一步透過肝功能抽血、腎臟超聲波、心臟超聲波等檢查來找出水腫原因。

她表示,若是肝、腎引起的水腫,可透過利尿劑、白蛋白來進行改善;而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及脂肪性肝病的患者,建議透過打疫苗和調整飲食、生活習慣來避免嚴重水腫。

水腫應否多喝水?

李婉萍表示,一般健康人士多為周期性水腫,其實更應該喝水,促進血液循環,但避免維持相同姿勢太長時間,而夜間亦可微微墊高小腿,讓小腿高過心臟幫助血液回流、必要時可以使用彈性襪進行輔助。

她提醒,若是心臟、腎臟和肝臟問題引發水腫,則屬於疾病性代謝問題,水分攝取需要依照臨床症狀,需要通過醫生與營養師給予意見。

預防水腫可以吃甚麼?營養師公開一日餐單

李婉萍指出,預防水腫的飲食原則可為低鈉、多喝水和多蛋白質,並注重護肝以提升代謝循環。她列出以下4大飲食建議和一日餐單,大家可作參考。

 4大飲食建議

  • 每日水分攝取量應達到2000c.c.至4000c.c.的水,可根據體重換算「每公斤x50c.c」為一日所需水量。
  • 護肝食物包括漿果類、番茄,咖啡、洋甘菊茶。
  • 避免進食高鈉的加工食品、炸物和精緻澱粉。
  • 不建議選擇來路不明的草藥、補品,恐加重肝腎負擔。

防水腫一日餐單

  • 早餐:藍莓無糖乳酪、生菜沙律、美式黑咖啡
  • 午餐:青醬嫩雞燉飯、蒜香雞胸意粉
  • 晚餐:蔬菜(菠菜+蘑菇+紅椒/青椒)+煎蛋卷+番茄羅宋湯

資料來源:營養師 李婉萍(獲授權轉載)

專家履歷:李婉萍

現任台灣榮新診所、書田診所、彌月房護理之家營養師。

延伸閱讀:濕氣重/高鈉飲食易水腫 推介8種高鉀水果去水腫 吃橙也有效

---

相關文章:

常臉腫腳腫?營養師推介8種高鉀食物去水腫 吃開心果也有效?

男子眼皮浮腫揭腎衰竭三期 飲食改2件事成功逆轉免洗腎 1招自測水腫/腎病症狀

「水腫型肥胖」通常下身肥梨形身材?中醫教分特徵 推介7食物去水腫

經常水腫恐是心肝腎出事?中醫拆解成因 推介13種食物湯水補腎去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