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婦科癌必吃10種食物 營養師教多吃1種魚 降患卵巢癌風險
發佈時間:13:23 2025-03-28 HKT

【防癌/婦科病】子宮頸癌和卵巢癌都是常見的婦科癌症,嚴重威脅女士的健康及生命。有營養師建議透過飲食其實預防上述婦科癌症,她特別推介10種食物,有助降低女性生殖器官的患癌風險,並要避免進食4類食物,降低引發子宮肌瘤,甚至癌症的風險。
防3大婦科癌必吃10種食物 吃1種魚降患卵巢癌風險
營養師李婉萍透過Facebook專頁影片,講解3大婦科癌症——子宮頸癌、子宮體癌及卵巢癌的誘發因素,並分享如何透過飲食預防。
吃甚麼預防婦科癌症?
1. 子宮頸癌
與HPV病毒有關,補充維他命C和β-胡蘿蔔素能夠增強免疫力。
推薦防癌食物:番石榴(芭樂)、士多啤梨、南瓜及通菜。
2. 子宮體癌
與肥胖荷爾蒙失調有關,因此要少吃高油及高糖食物,並多攝取膳食纖維。
推薦防癌食物:糙米、燕麥和十字花科蔬菜。
3. 卵巢癌
與慢性發炎相關,建議多補充Omega-3,以降低發炎及防止癌細胞生長。
推薦防癌食物:三文魚、亞麻籽和合桃。
她也提到,多吃柑橘類的水果,例如橘子、橙、西柚等,有助預防子宮肌瘤形成。高纖維的飲食則有助排除體內雌激素,建議在飲食中加入糙米、燕麥、藜麥等雜糧類。這些都是有益女性健康及幫助遠離婦科病的食物。
必戒4類食物 免患子宮肌瘤/卵巢癌
另外,有些食物則被認為會增加罹患各種婦科疾病的風險。李婉萍提醒,女士們想保持健康,須盡量避免或少吃以下4大地雷食物及飲食。
- 高油脂食物:含有大量飽和脂肪而且低纖,被認為有增加雌激素濃度或活性的趨勢,增加子宮肌瘤和卵巢癌的患病風險。
- 紅肉及加工肉:影響與高油脂食物近似。
- 酒精:可能會促進子宮肌瘤的生長,特別是喝啤酒。
- 牛奶和乳製品:包括拿鐵,牛奶飽和脂肪含量高,容易致人肥胖,不宜過量攝取。
患子宮肌瘤可否飲豆漿?
李婉萍提到自己常被問及「子宮肌瘤是否不能常吃豆製品?」。她解釋指,目前的研究文獻認為,豆製品非但不會增加子宮肌瘤發生的風險,當中所含的異黃酮更被認為可促使子宮肌瘤細胞凋亡。大豆雖然含有植物雌激素,但無論是作用或功能,都是和動物雌激素不一樣。因此,正常攝取豆漿、豆腐或豆乾,並不會直接增加體內的雌激素含量,反而能藉由異黃酮幫助平衡雌激素。
要避免及改善子宮肌瘤,她建議每天要吃2種豆類製品,可以選擇煮熟毛豆1碗、生黃豆2湯匙煮熟、豆腐1塊、豆漿1杯、味噌湯1碗或開心果(生)2湯匙。例如五穀飯糰加豆漿的組合,就是很好的早餐選擇。
解構常見婦科癌症狀 易與月經失調混淆?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指,子宮體癌、卵巢癌及子宮頸癌都是本港女性常見的癌症,分別位列第4、6及9位。根據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子宮體是子宮中間較細小的部分,子宮頸則是子宮底部狹窄的開口,連接陰道。
子宮體癌症狀
- 早期和中期:陰道異常出血,包括停經前經期長而頻密、經血多或經期之間出血;停經後出血,或是停經後陰道出現異常分泌。
- 後期:症狀明顯,包括性交和小便時骨盤腔疼痛、大便習慣異常(如便秘)、下腹有硬塊、陰道排出膿血。
子宮頸癌症狀
- 早期和中期:早期一般沒有症狀,中期症狀與月經失調相似,例如陰道不正常出血、陰道異常分泌以及性交疼痛。
- 後期:下腹痛、背痛、大小便困難、血尿、血便、失禁、腎積水、腳腫(淋巴水腫)。
卵巢癌症狀
- 持續及日益嚴重的胃痛、消化不良
- 腹部不適、肚脹
- 小便頻密
- 大便困難
- 性交時疼痛
- 腰背痛
專家履歷:李婉萍
現任台灣榮新診所、書田診所、彌月房護理之家營養師。
延伸閱讀:深啡色經血不正常?醫生教看經血4種顏色 自測健康狀況
---
相關文章:
女士這歲數後婦科病/癌症風險增 醫生解構18-40歲女性保健重點/常見疾病 多喝綠茶抗衰老?
80%人確診卵巢癌已晚期!初期症狀似腸胃病?3種徵兆持續速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