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飲品假健康真傷肝!營養師揭7種食物恐致脂肪肝/肝癌 附護肝食物

更新時間:17:06 2025-04-03 HKT
發佈時間:17:06 2025-04-03 HKT

【傷肝食物】脂肪肝是常見的都市病之一,有營養師提醒,日常應避免吃一些傷肝食物,當中有些食物雖然看似健康,其實容易引發脂肪肝,增加患肝癌的風險。

這種飲品假健康真傷肝!揭7種食物恐致脂肪肝/肝癌

營養師谷傳玲在社交平台撰文指,傳統養生認為春季適合養肝,但更重要是不傷肝。她列舉了7大最容易傷肝的食物及飲品,包括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

甚麼食物易傷肝?

 

7大傷肝食物:

1. 酒精飲品

喝進去的酒精有90至98%都是靠肝臟來處理,過程中產生的乙醛和自由基猶如肝細胞的「屠夫」,同時也會促使脂肪在肝臟堆積。尤其是女性對酒精的敏感度較男性高,即使喝得少和時間短,也可能導致嚴重肝病。

減少傷肝建議:

  • 沒有喝酒習慣,就別開始喝;偶爾要應酬時,每天酒精量控制在15g以內,即差不多1支啤酒(酒精濃度4%)、1/3杯葡萄酒(酒精濃度10%)或者不到1小盅白酒(酒精濃度56%)。
  • 飲酒時最好配搭食物,小口慢飲,不要混著碳酸飲料一起喝,可以減少酒精吸收速度,減輕肝臟負擔。

2. 果汁

很多人覺得果汁健康,其實不然。水果榨成汁後,果糖濃度上升,卻幾乎沒有了纖維。有研究表明,過量果糖會在肝臟轉化為脂肪,增加發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另外一項跟蹤2634人的研究也發現,常喝高果糖飲品的人,脂肪肝發病率明顯更高。

減少傷肝建議:

  • 直接吃整個水果,不要榨汁,每天水果攝取量限制在200至350g,大概是1個中等蘋果加1個奇異果的份量。
  • 盡量避免喝一些標示「果葡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飲品。

3. 反式脂肪

經動物實驗證實,攝入含反式脂肪的氧化油脂會明顯增加肝損傷指標。亦有一個涉及4527人的研究發現,反式脂肪攝入得越多,出現脂肪肝的風險越高,而且呈現明顯的劑量依賴關系。

減少傷肝建議:

  • 少吃炸雞、薯條等高溫油炸食物,食物成分表中標明「人造奶油」、「植脂末」、「氫化植物油」的食物都盡量不買。
  • 在家煮食時使用易潔鑊以減少用油,並在油還沒冒煙就放入食材。

4. 發霉食物

黃曲黴毒素是目前已知最強的天然致癌物之一,主要污染花生、粟米等農產品。它能直接抑制肝細胞DNA、RNA和蛋白質合成,殺死肝細胞,顯著增加肝癌風險。有研究分析了近5.6萬人數據,證實接觸黃曲黴毒素者,患肝癌的風險增加近5倍。

減少傷肝建議:

  • 一發現食物有任何一絲發霉就要整包扔掉。
  • 不要使用沒有經過嚴格安全檢測的「土榨油」。

5. 精緻碳水化合物

白飯、白饅頭等精緻碳水的升糖指數很高,吃完會導致血糖快速竄升。一項近3000人的實驗結果表明,長期高血糖負荷飲食,與肝臟脂肪堆積和肝功能異常密切相關。這是因為肝臟不得不頻繁調節血糖,久而久之就容易導致胰島素阻抗和脂肪肝。

減少傷肝建議:

  • 主食要粗細搭配,例如糙米配白米,每餐也要多吃西蘭花、菠菜等非澱粉類蔬菜,並確保三餐定時定量,避免血糖波動。

6. 生食或吃未煮熟的貝類

貝類像是「過濾器」,會藉由過濾海水獲取營養,同時也可能積聚了甲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學調查證實,吃未煮熟的貝類是感染甲型肝炎的主要風險因素。

減少傷肝建議:

  • 一定要將貝類徹底煮熟才能吃,並要選擇正規渠道購買海鮮。
  • 如果經常吃海鮮者,最好接種甲型肝炎疫苗。

7. 未經驗證的護肝保健品

市面上的護肝保健品質素參差。例如水飛薊素,未有足夠證據證明其臨床功效,一些植物提取物例如蘆薈,則有研究認為其可能引起急性肝炎。

減少傷肝建議:

  • 有肝病疑慮的話,應尋求肝臟專科醫生意見,切勿自行購買保健品。

3大健康習慣可護肝 一日三餐應怎樣吃?

谷傳玲表示,不存在護肝「神藥」,也沒有單一的「超級食物」。保護肝臟最有效的方法是均衡飲食,避開高風險食物,保持規律作息和適量運動。

1. 攝取足夠蛋白質

  • 早餐:一個雞蛋、一盒牛奶。
  • 中餐:2隻雞翼或幾片肉片。
  • 小食:1杯乳酪
  • 晚餐:8隻蝦或1小塊豆干。

換算下來約57.5g蛋白質,加上主食和蔬菜當中的少量蛋白,就能輕鬆滿足一天的需求。

2. 地中海飲食

有研究發現,堅持地中海飲食12個月,脂肪肝患者的肝功能指標和肝臟脂肪含量都有明顯改善。

3. 運動

一項超過8000人的研究發現,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例如快步走,可以降低20%的脂肪肝風險。

脂肪肝6大常見症狀 這位置痛是警號

本港約有逾100萬人患有脂肪肝。脂肪肝分為「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根據衞生署資料,脂肪肝(或脂肪性肝病)是指有過多脂肪在肝細胞內聚積。脂肪肝的形成亦與肥胖、胰島素耐受性、糖尿病、高血脂和高血壓有密切關連。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指一系列與肝臟細胞積聚過多脂肪(超過肝臟容積的5%)有關的肝臟疾病。脂肪積聚的成因與飲酒過量或其他繼發性因素(例如藥物或先天性代謝缺陷)無關。當中,脂肪肝有6種常見症狀,包括:

  • 食慾不振
  • 噁心
  • 嘔吐
  • 右上腹不適
  • 疲勞
  • 如果病情嚴重時,可能導致肝臟發大

若不及時改善,脂肪肝可演變為肝硬化或肝癌。要準確診斷是否患有脂肪肝,就要接受影像檢查,例如超聲波、電腦掃瞄、磁力共振造影等,或進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

資料來源:營養師谷傳玲

專家履歷:谷傳玲

中國注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理事,擅長女性健康、減肥、孕期和嬰幼兒營養搭配

延伸閱讀:醫生教7招逆轉脂肪肝 必喝1款茶燒脂穩血糖 吃這款零食也有效?

---

相關文章:

啤酒肚是脂肪肝徵兆?醫生教4招逆轉防肝硬化 出現10徵狀恐太遲

9種食物隱藏超多糖分!醫生揭常喝這飲品 患脂肪肝率高53%

男子狂吃蔬果改善脂肪肝 肝臟脂肪反增2.9kg 專家拆解原因教3招逆轉病情

常吃1種「健康」食物 48歲女患脂肪肝 保健品這樣吃也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