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公開4大癌症幕後黑手 這件事增30倍患肺癌風險 6招養成防癌體質
發佈時間:12:14 2025-04-11 HKT

癌症不會無緣無故憑空發生,有醫生提醒,有4大高危因素是導致細胞癌變、令身體患上癌症的「幕後黑手」,其中包括常做一件事,更令患肺癌風險恐激增30倍!
公開4大癌症幕後黑手 這件事增30倍患肺癌風險
重症科醫生黃軒在Facebook專頁撰文指,癌細胞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癌症也並非天降橫禍或毫無預警,而是由眾多因素所引發的。他形容,癌症是細胞叛變的結果。正常的細胞平時各司其職,生長、分裂、死亡,一切井然有序。但當細胞的DNA出錯,開始異常增殖,聚集成一團就會形成腫瘤,而四處「搞破壞」的則是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以下4件事就是導致細胞癌變的「幕後黑手」。
甚麼因素易致癌?
4大癌症幕後黑手:
1. 遺傳
乳癌就是其中一種與遺傳相關的癌症。有些人天生就帶著「高危基因」,例如BRCA1或BRCA2突變,這些基因像埋在身體裡的定時炸彈,可能增加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風險。有研究更發現,基因出現這些突變的女性,一生人患乳癌的機率高達85%。不過這類遺傳因素只佔癌症的少數,毋須過分擔心。
2. 生活方式
- 吸煙:吸煙者患肺癌的風險,較非吸煙人士高15至30倍。
- 飲食:飲食高脂肪卻低纖維,以及吃過多紅肉和加工肉,都是大腸癌的風險因素。
- 不愛運動:有研究發現,缺乏運動會增加患乳癌和大腸癌的機率。
3. 環境
- 輻射:長期身處X光或放射性物質的環境,出現白血病和甲狀腺癌的風險會上升。
- 化學物質:例如工廠裡的石棉、空氣中的苯,甚至土壤裡的砷,都是致癌物,可能引發肺癌和皮膚癌。
4. 感染
有些癌症是由特定傳染病所引致,例如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引發子宮頸癌的最主要的原因,而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則是肝癌的幫兇。
養成6大習慣預防癌症
黃軒醫生強調,癌症不是隨機發生,而是與生活的每一個選擇息息相關。他提出6件事,有助遠離患癌危機。
- 戒煙:從戒煙第1天起,患肺癌風險就開始下降。
- 吃得聰明: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燒烤和煙肉,能夠保護腸胃。
- 動起來:每周運動150分鐘,例如快步走、跳舞等。
- 躲開毒物:包括輻射,以及石棉等化學物質。
- 接種疫苗:包括HPV疫苗及肝炎疫苗。
- 定期檢查:包括乳房檢查、大腸內窺鏡等,及早發現就能盡早解決癌症。
飲食上應如何防癌?必吃4種蔬果抗氧化
要預防癌症,蘋軒醫生曾分享指,在日常生活只要遵從以下10個健康的飲食習慣,至少可以有效降低7種癌症風險:
1. 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
- 富含膳食纖維,有助腸道健康,促進有益菌群的生長,降低大腸癌風險。建議每天至少攝取5份不同種類的蔬菜和水果,並選擇全穀類如糙米、燕麥等。
- 蔬果富含維他命C、維他命E、多酚類、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和植化素,有助中和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推薦可以多吃西蘭花、菠菜、莓果類、番茄等。
2. 減少加工肉類與紅肉的攝取
- 每周加工肉類攝取量應低於50g;紅肉攝取量不超過500g,並應以蒸、煮方式取代燒烤和煎炸。
3. 限制糖和高熱量食品
- 避免含糖飲料和甜點,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食物,如全穀類和豆類。
- 控制進食份量,注意總熱量攝入。
4. 增加健康脂肪的攝取
-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深海魚(例如三文魚)、亞麻籽、核桃等,具有抗炎作用,有助降低某些癌症風險。
- 避免反式脂肪,減少吃油炸食品和含人造奶油的產品。
5. 規律飲食
- 定時進餐,避免夜間進食。
6. 避免過量飲酒
- 酒精被列為1類致癌物,與口腔癌、食道癌、乳癌等多種癌症相關。建議女性每日酒精攝入量不超過1杯,男性不超過2杯。
7. 多喝水
- 多喝水有助於促進代謝,降低泌尿道癌症的風險。建議每日飲用2-3L水,避免含糖飲料。
8. 增加益生菌和發酵食品的攝取
- 乳酪、味噌、泡菜等發酵食物有利維持優質的腸道菌群,提高免疫力,減低患癌風險。
9. 飲食低鈉
- 高鹽飲食會損害胃黏膜,增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胃癌風險,建議每日攝取不多於5g鹽。
10. 維持健康體重
- 肥胖與乳腺癌、結腸癌、腎癌等多種癌症密切相關,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和規律運動,將BMI維持在18.5-24之間。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專家履歷:黃軒
台灣林口長庚胃腸肝膽科副教授,專項是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等。
延伸閱讀:癌症專家公開防癌必吃9大食物 1類蔬菜功效強 這樣吃防3種癌
---
相關文章:
常吃這種水果可防6大癌症 改善三高/抗發炎 1種吃法更防癌!
醫生揭4大「健康」習慣易致癌 這樣睡覺增患乳癌/胃癌風險 常做運動也易中招?
營養師推介2025年11大超級食物 常吃這種抗發炎/防癌 花生這樣吃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