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2025|春夏交替又熱又潮濕 中醫推介11款清熱祛濕食材湯水 改善水腫/濕疹/消化不良
發佈時間:04:58 2025-04-20 HKT

【穀雨2025】2025年4月20日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穀雨」。註冊中醫師游畯婷接受《星島頭條》訪問指,穀雨臨近夏天,氣溫及濕度會陸續升高,容易影響肝臟脾胃。因此推介8種養生食材及3款湯水,有助化解體內濕氣,避免引發關節、腸胃及皮膚不適。
穀雨2025|夏季將至 天氣變熱越見潮濕
註冊中醫師游畯婷指,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6個節氣,通常在4月20日左右,屬於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一詞源於農作物在此時需要雨水滋潤以便生長,有「雨生百穀」之意。
此節氣的特徵是雨水增多,空氣濕度逐漸增加,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而且穀雨過後,氣溫會進一步回升,時晴時雨,標誌著春夏交替的開始:
- 降雨增多: 是最明顯的特徵,雨水豐沛,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 濕氣加重: 隨著降雨增多,空氣濕度明顯增加,容易讓人感到黏膩不適。
- 氣溫升高: 白天氣溫逐漸升高,但早晚溫差仍然較大。
穀雨及其後日子本港天氣如何?

本港天文台預測,4月20日穀雨當日氣溫介乎25-29°C。部分時間有陽光。早上沿岸有薄霧及局部地區有驟雨,日間炎熱。
穀雨2025|濕氣易損脾胃皮膚 養生注意2大重點
游畯婷醫師表示,在穀雨節氣,肝和脾是最容易出現不適的臟腑;關節、肌肉及皮膚也可能出現各種不適症狀:
- 肝:肝氣鬱結,容易出現情緒不穩、易怒、頭痛、眩暈等症狀。
- 脾:濕氣導致腸胃消化變差,或導致脹氣、打嗝、食慾低下及排便不成形等症狀。
- 關節及肌肉:濕氣變重易導致肌肉關節酸痛;濕氣堆積在身體,引起全身痠痛或水腫。
- 皮膚:濕熱慢慢積聚,容易出現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
因此,在穀雨時節應注意以下2大養生重點:
1. 化濕清熱
濕氣變種導致體內濕氣積聚過多,引發咽喉不適、牙肉腫痛及消化不良等問題。可通過飲食和生活習慣來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濕氣,避免進食過於辛辣或煎炸的食物,選擇清淡的食物以防止內熱過盛。
2. 健脾調肝
適當運動以促進減少肝氣疏泄,並可飲用玫瑰菊花茶等疏肝理氣的茶飲。也要注意避免過度的生冷食物,以免影響消化功能。
穀雨2025|8大食材健脾化濕
游畯婷醫師建議在穀雨時節不妨多吃以下食材,幫助身體健脾化濕,改善濕重不適症狀。
穀雨養生食材|1. 薏仁
- 性味:甘、淡、微寒。
- 功效:利水、健脾滲濕、清熱排膿。
穀雨養生食材|2. 赤小豆
- 性味:甘酸,平。
- 功效: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穀雨養生食材|3. 扁豆
- 性味:甘,微溫。
- 功效:健脾,化濕,消暑。
穀雨養生食材|4. 陳皮
- 性味:辛苦,溫。
-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穀雨養生食材|5. 淮山
- 性味:甘,平。
-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養肺,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穀雨養生食材|6. 芡實
- 性味:甘澀,平。
- 功效:健脾益腎、固澀止瀉。
穀雨養生食材|7. 冬瓜
- 性味:甘、淡、涼。
- 功效:利水消腫、清熱解暑。
穀雨養生食材|8. 蓮子
- 性味:甘、澀、平。
- 功效:補脾澀腸、益心安神。
穀雨2025|3款養生湯水茶飲 健脾化濕補氣必飲
游畯婷醫師推介3款養生湯水,適合在天氣濕熱的穀雨時節飲用,其材料、功效、做法、份量及飲用宜忌如下:
穀雨養生湯水|1. 黨參茯苓瘦肉湯
材料(4人份):
- 瘦肉 100g、 五指毛桃30g、 黨參 30g、 白朮 24g、 茯苓 24g
做法:
- 豬瘦肉汆水,加入藥材,入水烹煮1-2小時即可。
功效:
- 健脾化濕,清熱解毒、舒筋活絡
宜忌:
- 適合脾虛、氣虛、濕重的人群,特別是有鼻敏感、頭痛、四肢乏力等症狀者。
- 孕婦或濕熱重者應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穀雨養生湯水|2. 參朮雞湯
材料(2-3人份):
- 黨參15g、白朮10g、紅棗5枚、生薑3片、雞半隻
做法:
- 雞汆水。
- 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水沒過材料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5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
- 補氣健脾、祛濕
宜忌:
- 感冒、發燒、熱症者不宜食用。
穀雨養生湯水|3. 陳皮茯苓茶
材料(1人份):
- 陳皮5g、茯苓10g、玄米10g
做法:
- 將玄米用清水淘洗乾淨,瀝乾水份後炒至出現明顯香氣、顏色變淺棕金黃色。
- 將所有材料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加蓋燜1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宜忌:
- 陰虛燥熱者不宜多飲。
穀雨2025|節氣飲食禁忌 7類食物令身體更濕熱
游畯婷醫師提醒,穀雨時節應避免一些會加重濕熱的食物,恐令肝臟脾胃負擔更大。
- 生冷食物:性味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加重濕氣
- 肥膩食物:性味甘、溫;容易加重脾胃負擔,助濕生痰。
- 辛辣刺激食物:性味辛、熱;容易耗傷陰液,加重體內濕熱。
- 甜膩食物:性味甘;容易滋生濕氣,影響脾胃運化。
- 燒烤食物:性味熱;容易上火,耗傷陰液。
- 酒類:性味辛、熱;容易助濕生熱,損傷肝臟。
- 芒果:性味甘、酸、涼;容易引起濕疹、皮膚過敏(體質敏感者)。
穀雨2025|疏肝除濕5件事
游畯婷醫師表示,除了飲食之外,在穀雨時節也要多加注意生活作息,出門尤其避免淋雨吹風。
穀雨應做養生行為:
- 適度戶外運動: 選擇緩和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適當曬太陽,幫助身體氣血循環,增加汗水排泄,有效排除濕氣。
- 情志調養: 保持規律的作息及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有助於肝氣疏泄。可以多接觸大自然,放鬆心情。
- 注意保暖: 雖然天氣漸暖,但早晚溫差仍然較大,要注意適時增減衣物,特別是保護好頸部和腹部,避免受涼。
- 防潮除濕: 保持居住環境的乾燥通風,可以使用除濕機或空調除濕功能,減少濕氣對身體的影響。
- 按摩:按摩腿部穴位,如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幫助祛濕調節消化
穀雨時節應避免的行為:
- 避免淋雨受潮:時晴時雨的天氣,需記得帶傘。避免處於潮濕環境,淋雨後及時更換乾衣服,以防濕邪侵入體內。
- 減少長時間吹風:天氣稍微變暖因此或會在室內開風扇或冷氣避暑,但注意避免長時間吹風,特別是在運動後,以免風寒侵入體內。
專家履歷:註冊中醫師游畯婷
香港大學中醫學碩士(全科),超過12年內科、風濕科、婦科及兒科專科臨床經驗。
延伸閱讀:濕氣重/高鈉飲食易水腫 推介8種高鉀水果去水腫 吃橙也有效
---
相關文章:
女子耳朵生濕疹 流黃水流濕枕頭袋 中醫治療1個月皮膚回復平滑 附濕疹戒口食物
春天濕疹易發作 痕癢/脫皮/出水泡吃甚麼?中醫推介3款止痕湯水
天氣潮濕室內晾衫恐致命?專家揭1因素易致肺部感染 2類人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