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暈浪丸?研究稱聽這聲音 1分鐘解決暈車浪 網民實測反指暈足1日?
發佈時間:17:41 2025-04-17 HKT

復活節假期是不少港人外遊的時機,不過在外地旅行搭車搭船,或有機會出現暈浪不適,作嘔作悶。除了咀嚼香口膠或聽音樂紓緩外,有日本科學家近日發現,在坐上交通工具前聆聽一種特殊的聲音,能夠顯著緩解暈車浪的問題,而且只須聽1分鐘即可見效。
另類暈浪丸?日本研發1種聲音刺激 1分鐘改善暈車浪
日本名古屋大學科學家研發出一套聲音刺激技術,利用特定波長的聲音刺激內耳,能夠緩解暈車浪、暈船浪、暈機等的暈動病(Motion Sickness)。研究發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reventive Medicine》。
研究人員指,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使用獨特的聲音來刺激內耳中與平衡相關的部位,有潛在改善平衡的效果。他們先後進行了老鼠和人體實驗。志願者聆聽這種獨特的聲音之後,再透過鞦韆、駕駛模擬器及實際乘車,以誘發暈動病,然後通過姿勢控制、心電圖和評估問卷,來評估聲音刺激的效果,最後確定了一種100 Hz的獨特純音為最佳頻率
人們在暈車浪或暈船浪的時候,交感神經往往會失調。研究人員發現,志願者在模擬駕駛前聆聽這種純音,交感神經會被活化。即使只聽1分鐘,也能減輕人們在行駛的車輛中閱讀時感受到的搖晃不適。
領導這項研究的香川匠指,利用這種名為「sound spice」獨特聲音進行短暫刺激,可以緩解暈動病症狀,例如噁心和頭暈;基於此聲音屬於日常環境噪聲頻率範圍,一般短暫使用並操作得當是安全而沒有危害的。此研究的另一領導學者加藤昌志指,「sound spice」的特殊振動會刺激內耳當中,負責檢測線性加速度和重力的耳石,廣泛激活負責維持平衡和空間定向的前庭系統。
在YouTube上有一段聲稱是100 Hz防暈車浪的「Sound spice 100hz 65.9 dBa」音效,有人聽後大讚有效果,不過絕大部分留言卻認為有反效果:「我昨天聽了,現在仍然覺得噁心」、「過了一會兒,我開始感到不舒服」、「謝謝,我吐了」等。
身體為何會暈浪?有何常見病徵?
對於乘搭交通工具會暈浪的成因,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由於人體內有一個精巧的平衡系統,它靠內耳裡面的液體流動感、視覺器官和其他部位發出的訊號去維持平衡。當收到的訊息出現衝突,例如身體處於靜止狀態,但眼睛察覺到移動時,這個系統便受到擾亂,因而產生暈浪的病徵,這情況最常發生在海上,然後依次為空中、陸路上及火車上。當造成暈浪的成因持續,如在船上,適應期可能需要2-3天。
暈浪的病徵有腸胃不適、作悶、疲倦、面色蒼白及流汗,嘔吐和倦怠亦常隨之而來。
預防暈浪5大貼士 搭飛機宜坐這位置
衞生署建議,在旅程前或旅途中只小量進食,同時應避免飲用酒精,此外以下建議亦有預防暈浪功效:
- 坐在交通工具中最穩定的部位可減少暈浪病徵,例如在船的甲板上,在飛機上靠機翼的位置,在汽車的前座,火車上較前的座位,巴士中間稍前的位置。
- 望向前方和看出窗外,將視線固定於水平線上或遠處的一個定點。盡量保持身體靜止和避免快速的頭部動作。
- 閉上眼睛、戴上太陽鏡或睡覺可減低視覺的訊息衝突。
- 抗組織胺藥物可以預防或減輕暈浪,由於預防暈浪較治療動暈來得容易,所以應在旅程前30-60分鐘及沿途服用。不過副作用包括睏倦、頭暈或口渴。患有青光眼、呼吸系統問題如哮喘、或因前列腺腫大而泌尿困難的病人應避免服用。服前應小心核對標籤上的服用劑量、注意事項和年齡限制。服前應與醫生商量。
- 莨菪鹼是另一種能防止暈浪的藥物。市面有一種含有莨菪鹼的皮膚貼劑,可敷貼於皮膚上,在出發前5-6小時使用。副作用有暈眩、口乾、視野模糊和排尿受阻。患有青光眼和前列腺腫大的病人不應使用。用前應與醫生商討。
---
相關文章:
30歲男搭車玩手機 2年後老花患白內障!醫生揭5大超傷眼行為
頭暈天旋地轉是耳水不平衡嗎?水入耳易引發?醫生解構成因症狀 教預防方法
咀嚼香口膠8分鐘釋94%微膠粒 研究揭長期吃恐吞數萬微膠粒 或增患癌不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