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髮|29歲港男壓力大脫髮2年變禿頭 經7星期治療重現濃密頭髮 (附生髮食療)

更新時間:20:46 2022-11-03 HKT
發佈時間:20:46 2022-11-03 HKT

脫髮一向是男士忌諱的問題。本港註冊中醫師陳嬿珺向《星島頭條》分享病例指,一名29歲男子因為工作壓力大、確診新冠肺炎,導致脫髮問題加劇,出現禿頭問題,用過不同生髮產品仍沒有改善。陳醫師受訪指,有3類人較易有禿頭問題。她列舉常見的油性斑禿類型及特徵,並推介2款食療,有助生髮及預防脫髮。

壓力大+確診新冠致禿頭

陳嬿珺醫師表示,該名男患者近兩年開始出現脫髮問題,兩個月前確診新冠後,情況加劇。而且,頭油問題嚴重,令他感到頭皮痕癢及輕微疼痛,頭頂更出現約1cm左右的禿頭現象。即使用過不少生髮產品,如生髮洗頭水、生髮糖、頭部理療機等,情況仍無明顯改善。

陳醫師又指,除了斑禿問題,患者腸胃亦很虛弱。她解釋,患者任職地盤,長期工作辛勞,加上常吃快餐,故腸胃虛弱,並出現胃脹、大便稀爛、口乾、口苦、失眠多夢等情況。把脈後,發現他脈象沉澀、舌質顏色淺且有淤點、舌苔白膩。

經過1個半月治療髮再生

經診斷後,陳醫師判斷該名男子為「氣虛血淤型脫髮」。她處方中藥,用黨參、黃芪、白朮 、砂仁為患者健脾理氣,消除因常吃快餐所引起的脾胃虛弱及胃脹不適症狀。然後,她用丹參、柴胡、紅花幫助患者活血化瘀、疏肝理氣、淨化血液、減少頭油;最後用何首烏、旱蓮草為患者養血生髮。期間,她亦配合頭皮針灸,為患者改善脫髮問題。接受1個半月治療後,該患者成功減少頭油,頭髮明顯變得濃密。

油性斑禿類型及特徵

陳嬿珺醫師指出,脫髮不一定與「肝腎不足」有關,尚有其他成因。她列舉常見的油性斑禿類型及特徵:


哪些人易禿頭?

陳嬿珺醫師受訪表示,油脂性脫髮個案亦以男性居多,與遺傳、內分泌因素有關,通常由前額及兩側開始脫髮,至頭頂時髮量稀少,甚至全部脫落。香港的男性一般很晚才就寢,容易不夠血,導致出現陰虛、血瘀、油脂性脫髮。容易緊張、壓力大、經常失眠的男性,脫髮情況通常較嚴重。

2款食療有助生髮防脫髮

陳醫師推介2款有助生髮防脫髮的食療:

同場加映:頭髮老化的跡象

國際認可頭皮治療師 Brenda Leung分享5個頭髮老化的跡象:


頭髮衰老是身體老化過程之一,雖然很普遍,但很多時候會影響自我形象,尤其是脱髮,更加會為患者帶來很多負面情緒。正如面部皮膚一樣,及早開始注重頭皮健康,可以預防或延遲頭髮老化。

頭皮護理的重要性

加拿大著名皮膚科醫生Dr Jeff Donovan便提倡頭皮護理的重要性,他主張護理頭皮要像護理面部皮膚一樣(Treat your scalp like skin.)。在2019國際毛髮學協會會議中,Dr Donovan提出三個頭皮護理的方案:

同場加映:5大脫髮類型+治療方法

脫髮問題令人困擾,註冊中醫師彭子芯在其Facebook列舉了最常見的5大脫髮類型,有脫髮問題的朋友不妨了解一下!


5大類型可互相兼夾出現

彭子芯醫師指,有5大脫髮類型可互相兼夾出現:


記者:Ronald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