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女子腹脹揭患癌生巨型腫瘤 醫生指7類人最高危

更新時間:18:00 2022-12-10 HKT
發佈時間:18:00 2022-12-10 HKT

持續腹脹腹痛情,未必是腸胃問題。台灣一名50多歲女子半年前突然腹部腫脹,最近因出現窒息、排便困難等問題而求醫,結果發現卵巢長有一個重約40磅的巨型腫瘤,令醫生也感到震驚。

腹脹揭患卵巢癌

台灣婦產科醫生李偉浩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病例指,該名女子半年前已發現自己經常腹脹,但因沒其他異常情況,故無多理會。惟她近期開始出現窒息、氣喘、食慾減少、排便困難等問題,遂往求醫。經檢查後證實,該名女子患有卵巢癌,而腹脹的原因正是因為巨型腫瘤所致。

李偉浩醫生表示,由於腫瘤屬惡性,故該女子需進行全套卵巢癌腫瘤減積手術,包括切除雙側卵巢輸卵管、大網膜、骨盆腔淋巴結、副主動脈淋巴結。另外,由於該女子年輕時已摘除子宮,導致腹腔出現術後沾黏狀況,令卵巢與直腸、膀胱黏在一起,接受手術近3小時。

點擊圖片看卵巢巨型腫瘤(慎入):

開刀取40磅腫瘤

李偉浩醫生又指,該女子腫瘤內的液體逾16.5公升,加上腫瘤本身重約1.7公斤(約3.74磅),整體重量達到18公斤(約40磅),令他感嘆該患者「真的太能忍了」。他又提醒,如未曾懷孕、肥胖、有卵巢癌或乳癌家族病史的女士,都是罹患卵巢癌的高風險族群。由於卵巢癌並無明顯徵兆,因此若發現腹部腫脹、腹水增多,就應盡快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內容獲「Dr. 李偉浩 的 婦科手術室」授權轉載

卵巢癌7類高危人士

根據本港醫管局智友站資料顯示,卵巢癌在本港女性十大癌症中發病率佔第6位,每年新症約400宗,大部分患者年齡超過50歲。由於卵巢位於骨盆腔深處,早期病徵並不明顯,許多患者病發初期大多只覺得腹部不適,或誤以為自己胃痛或消化不良,因而耽誤診斷與治療,到腹部摸到明顯腫塊時往往已是癌症後期,因此卵巢癌的死亡率偏高。

醫管局又列出7類高危人士:

同場加映:卵巢癌常見症狀

台灣外科醫生江坤俊曾在節目中表示,卵巢癌難察覺,發現時大多已屬末期,一般要等到腫瘤長大,才會發現症狀。譬如腫瘤向前壓,就可能壓到膀胱,因而出現頻尿、尿急情況;若往後壓,就會壓到直腸,導致排便習慣改變,症狀與腸胃不適相似。

常見症狀如下:

卵巢癌高危因素

根據香港防癌會資料,卵巢癌是香港常見的婦女癌症,多發生在更年期後,患者年齡平均為48歲。每十萬人口中便有 8.6 人患上此症,婦女一生中大概有一百二十分之一機會患上卵巢癌。以下高危因素或會增加患卵巢癌的風險:

同場加映:26種防癌食物

維持健康飲食,有助預防癌症。美國癌症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網站列出以下26種有助預防癌症的食物,包括蔬菜、水果、堅果類等,不妨多吃: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