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痛|40歲女腹瀉全身痠痛難止痛 揭患5種病險胃穿窿 3類人高危
發佈時間:18:21 2023-01-07 HKT

都市人壓力大很易積勞成疾,腰背痛是常見問題之一。台灣一名40歲女子經常腹瀉、全身痠痛等症狀,惟按摩服藥均無改善,且因病情反覆憂患癌。她求醫後始發現同時患上5種病,險些胃穿孔。醫生指出,有3類人較易出現相關情況。
腹瀉全身痠痛揭患5種病
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病例指,該名40歲女子為保險經紀,因工作關係長期熬夜,亦無做運動的習慣。身高161厘米的她,以往體重一直保持在約48公斤,惟近年卻增至62公斤,並出現經常腹瀉、全身容易痠痛等症狀,特別是頸部後方、背部及兩側髖骨部位容易疼痛。
為了紓緩痛楚,該女子曾服用多種止痛藥及抗憂鬱劑,亦試過因此吃到胃潰瘍發作。然而,她的病情仍未有好轉,持續時好時壞,令她很擔心自己是否患癌。經劉醫生診斷後,始發現她同時患上5種病:
6方法改善病情
劉醫生指出,當他評估該女子的飲食生活型態,並進行功能醫學檢測後,發現她腸漏症加上營養不均衡,導致全身肌纖維發炎。因為一般人的血液中維他命D應是30 ng/dl以上,惟她只有5 ng/dl;一般人紅血球抗發炎脂肪酸omega-3比例應在6%以上,惟她卻只有2%。
經慢性食物不耐檢查後,醫生再發現該女子對牛奶、雞蛋、小麥、菠蘿、奇異果嚴重敏感,且有嚴重腸漏症。劉醫生隨後建議6個方法改善:
治療慢性纖維肌痛症
大約3個月後覆診,該女子表示其慢性肌肉疼痛已痊癒7至8成,排便變得順暢,體重亦減輕4公斤,「人生突然變了很彩色」。劉醫生表示,該患者症狀得以改善,一方面是因為改善了生活飲食型態,另一方面是治療方法有修復腸漏、抗發炎、降低肌肉纖維緊張的功效。
劉醫生進一步解釋,要治療慢性纖維肌痛症,要注意以下7大事項:
個案獲「劉博仁營養功能醫學專家」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腸漏症5大成因
根據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資料,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目前尚未被確認為一種病,可能與腸道通透性(intestinal permeability)增加有關。腸道有4層屏障,可以起到抵禦腸道中的有害細菌、病毒以及一些有害物質進入血液,從而保障人體的健康。腸道屏障主要由機械屏障、微生物屏障、化學屏障及免疫屏障構成。
如果腸道屏障受損,可能會讓毒素進入血液,引發發炎反應,從而導致各種疾病。而影響腸道通透性的主因如下:
腸漏症6大症狀
腸道通透性增加,並沒有直接相關的症狀,但腸道通透性通常由腸道內壁受傷所造成,因此可能出現以下6大症狀:
如何保護腸道健康?
專家目前仍在研究各種改善腸道健康的療法,其中包括:
撰文:Jack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