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李玟逝世|每4名港人有1人患抑鬱症 2類安慰說話恐致惡化尋死 附自測方法

更新時間:19:12 2023-07-06
發佈時間:19:12 2023-07-06

歌手李玟(CoCo)飽受抑鬱症之苦,昨日(5日)不幸離世,終年48歲。抑鬱症愈漸普遍,有調查指,每4位港人就有1位正面對焦慮或抑鬱症。若出現說話遲緩等12種症狀要小心。安慰患者時,有2類說話容易影響病情,惡化下去,恐怕萌生尋死念頭。

抑鬱症|每4港人有1人面對焦慮抑鬱 比全球平均數高2.5倍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全球抑鬱症患者超過一億人。至於香港,據醫管局資料,有統計指本港已有超過三十萬人患上抑鬱症。香港人生活壓力大,不少人可能不知不覺也出現輕度抑鬱症狀。另有調查指出,全港平均每7人就有一人曾經歷心理健康疾病,每4位港人就有1位面對焦慮或抑鬱症,是全球平均數的2.5倍。

李玟受抑鬱症困擾,點擊看生前相片:

抑鬱症成因 患者較常出現3大負面想法

根據衞生署資料,抑鬱症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精神病,不論男女都有可能會患上。人腦內有數以億計的腦細胞,細胞與細胞之間在信息交換時需要靠一些分泌物質來傳遞。這些腦部傳遞物質包括血清素(Serotonin)、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 / Norepinephirine)和多巴胺(Dopamine)等,負責腦細胞之間的傳遞工作,在腦部調節各類生理及心理功能。腦部傳遞物質一旦失衡,便會產生情緒病,抑鬱症便是最常見的一種。

可誘發抑鬱症的因素如下:

 

若患上抑鬱症,患者不但會感到情緒低落,日常生活也會因抑鬱的情緒而受到持續影響,嚴重者更會引致自殺危機。

抑鬱症患者常見的負面想法:

醫管局指出,患抑鬱症人士,容易對自己、身邊的人和事,以及前景將來有較多負面的想法,例子如下︰

  • 對自己:認定自己不完美及無價值,經常低估及批評自己
  • 對身邊人和事:容易產生負面的結論
  • 對前景將來:預料自己的將來必定失敗,又或者會持續面對坎坷困難

抑鬱症9大症狀 出現5項屬高危

衞生署列出抑鬱症9大症狀,指出如果連續2星期內出現5項或以上症狀,便有可能患上抑鬱症:

【同場加映】抑鬱症9大症狀 出現5項屬高危

 

抑鬱症9大症狀症:

  1. 情緒低落
  2. 對事物失去興趣或無法享受
  3. 食慾不振
  4. 失眠
  5. 激動不安
  6. 缺乏動力
  7. 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8. 精神難以集中
  9. 想到自殺

抑鬱症狀測試方法

醫管局提供簡單測試,可透過問卷測試自己是否有抑鬱症傾向:

醫管局指,此測試作為非正式的參考資料,測試結果可【按此】了解。

抑鬱症患者支援及自救貼士 2類安慰說話恐致惡化

衞生署表示,若留意到自己或身邊的人遇到類似情況,可循以下方向協助。但要小心的是,有2類說話可能令患者失去求助動力,令病情惡化。

 

抑鬱症支援|第1步:專業評估

身體出現不適,我們會去找醫生接受診斷,對症下藥。同樣地,若你懷疑你或身邊的人正受抑鬱情緒困擾,請及早接受醫生或臨床心理學家的專業評估,以防止情況惡化。

抑鬱症支援|第2步:合適治療

若評估後發現有治療需要的話,現時有不少臨床實證的治療可有效治療抑鬱症。

  • 心理治療:醫護人員會先了解當事人的情況,再共同訂立一套治療計劃。透過讓當事人了解情緒、行為和思想之間的關係,循序漸進地改變其負面思想及行為模式。同時,學習處理壓力及情緒的技巧,從而建立一個更健康的生活模式。
  • 藥物治療:醫生會視乎需要處方藥物。

抑鬱症支援|第3步:用心聆聽 與之同行

  • 沒有人喜歡不開心。抑鬱症就如所有疾病一樣,不是一個個人選擇。

與抑鬱症患者談話貼士 2類安慰說話恐有反效果

 

請避免的說話:

  • 否定對方的感受:「身邊有咁多人撐你,你唔應該覺得唔開心囉。」
  • 輕視對方的經歷:「唉,好小事啫,使咩咁在意喎?」「唔使唔開心啦。」
  • 先別急著去改變對方,嘗試設身處地去聆聽對方的感受,並留心他此時此刻的需要。

可嘗試說:

  • 「嗯,經歷咗咁多嘢,我知你好唔開心。」「我哋一齊去搵幫手,慢慢嚟,我會陪住你。」

衞生署指,當一個人經歷抑鬱情緒,有時會失去求助的動力。這時候,家人和朋友鼓勵和陪伴對方接受評估和治療,是復元中重要的一環。

抑鬱症治療方法

醫管局指,治療抑鬱症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及合併治療。

心理治療

  • 臨床研究顯示,「認知行為治療法」及「人際關係治療法」都能有效地幫助患上輕度至中度抑鬱症的兒童及青少年。
  • 「認知行為治療法」主要透過啟發患有抑鬱症的兒童/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情緒、身體反應、想法、及行為的互動關係及影響;運用多角度思考模式及行為體驗,協助他們面對及處理困擾的難題,走出抑鬱的漩渦。
  • 「人際關係治療法」則透過提升人際溝通技巧,協助患者處理受困擾的人際關係。

藥物治療

  • 患有嚴重抑鬱的兒童/青少年,需接受精神科醫生的專業評估及治療,透過服用適當的抗抑鬱藥,舒緩情緒問題。

合併治療

  • 臨床研究顯示,患有抑鬱症的兒童/青少年若同時接受「認知行為治療法」、「人際關係治療法」及藥物治療,更能有效地幫助他們緩和抑鬱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