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炎/食物中毒如何分辨?未必會腹瀉?醫生教2招區分症狀 附高風險食物

更新時間:12:58 2024-04-12
發佈時間:12:58 2024-04-12

吃錯食物腹瀉嘔吐,到底是腸胃炎還是食物中毒?兩者雖然症狀相似,但哪一種病情更嚴重、「手尾」更長?有醫生教分辨方法,指出主要可從2方面區分腸胃炎及食物中毒症狀。另外,用餐前消毒雙手未必可防病從口入!醫生指,有一種可引致腸胃炎的病毒,即使用酒精也無法殺死,要格外留神。

腸胃炎/食物中毒如何分辨?一定會腹瀉?

食物中毒不一定會腹瀉?但病發起來比腸胃炎快?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急性腸胃炎」與「食物中毒」雖然症狀相似,不過仍可從發病時間及症狀嚴重程度兩方面分辨。

分辨腸胃炎、食物中毒2大方法:發病時間/症狀嚴重程度⬇⬇⬇

 

 

腸胃炎、食物中毒有何分別?

1. 發病時間

  • 食物中毒:通常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後約1至36小時內發作
  • 急性腸胃炎:發病時間可能更長,甚至在幾天後(約24至72小時)才會出現症狀

2. 症狀嚴重程度

  • 食物中毒:症狀通常比急性腸胃炎嚴重,可能會出現發燒、血便等症狀
  • 腸胃炎:可能會嘔吐,但未必會出現腹瀉、發燒,即使出現程度亦相對輕微

出現3種情況代表食物中毒風險高?

要判斷自己是否食物中毒,黃軒醫生表示,可從以下3方面分辨:

  • 留意其他進食相同食物的人,是否也出現相同症狀。
  • 不適的症狀是否在進食疑似受污染的食物後的1至36小時內出現。
  • 是否出現發燒、血便等相對嚴重的症狀。

如懷疑自己食物中毒,黃軒建議應立即求醫及經常補充水分,停止再進食可能導致病情惡化的食物。

食物中毒症狀⬇⬇⬇

酒精難殺諾如病毒 飯前最好用1物洗手

至於預防食物中毒方面,近年有不少人飯前都會用酒精搓手液清潔雙手,不過黃軒指出,最好用肥皂洗手,因為酒精無法殺死經常引起急性腸胃炎的諾如病毒。同時,亦要注意食物衛生,避免進食被污染的食物。此外,在處理食材方面,他亦提醒大家注意以下3件事:

  • 將生熟食物分開處理
  • 將食物徹底煮熟
  • 在雪櫃中冷藏食物

黃軒表示,食物中毒的嚴重程度,主要按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力差,症狀可能會較嚴重。因此,下次如果發現自己吃錯食物,不妨仔細觀察身體所出現的症狀,並根據上述的差別來判斷是屬於食物中毒或急性腸胃炎。如果是食物中毒,請務必立即就醫!

急性腸胃炎多由病毒引起 2種病毒最常見

據本港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急性腸胃炎多數由病毒引致,一般於冬季較常見,感染途徑包括接觸患者的嘔吐物或糞便、接觸受污染的環境或物品,亦可經嘔吐時產生的帶病毒噴沫傳播,諾如病毒、輪狀病毒這2種為常見的急性腸胃炎病原體。

1. 甚麼是諾如病毒?

 

諾如病毒傳播途徑/症狀/治理方法

  • 諾如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
  • 人們可以從接觸被感染的人、食用或飲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或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感染諾如病毒。
  • 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而感染於冬天較為常見。
  • 常見病徵包括: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輕微發燒。
  • 治理方法:大部分患者只要補充足夠水分,並提供輔助性治療,一般可於1-3內自行痊癒,抗生素對此病並無療效。

2. 甚麼是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傳播途徑/症狀/治理方法

  • 輪狀病毒是全球引致5歲以下兒童嚴重腹瀉的最常見病因之一。
  • 主要透過口糞途徑傳播,亦可透過飲用或進食受污染的食水或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傳播。
  • 輪狀病毒感染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常見病徵包括:發燒、嘔吐、腹痛、水狀腹瀉。
  • 病情一般持續3-7天,健康人士患上輪狀病毒腸胃炎後一般會自行痊癒,但幼童偶然會出現嚴重脫水的情況。
  • 患者應確保飲用充足的水分以避免出現脫水。如懷疑出現脫水情況,應盡快求醫接受適當治療。

預防急性腸胃炎6大貼士

在預防急性腸胃炎方面,食安中心建議市民在個人衞生防面可採取以下措施:

  1. 經常保持雙手清潔,尤其在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及如廁後。
  2. 洗手時應以梘液和清水清潔雙手,搓手最少20秒,用水過清並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弄乾。
  3. 由於酒精未能有效殺死諾如病毒,酒精搓手液並不能代替使用梘液和清水潔手。
  4. 清理或處理嘔吐物及糞便時,須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事後必須徹底洗手。
  5. 如出現發燒、嘔吐或腹瀉等腸胃病徵的人士,不應上班或上學及應向醫生求診。
  6. 患者或帶菌者切勿處理食物和照顧兒童、長者和缺乏免疫力的人士。

食物中毒7大主要病源 細菌/生物毒素/化學物

至於食物中毒,衞生防護中心表示通常由進食受污染食物或飲用受污染食水所引致。食物或食水會受細菌、病毒、寄生蟲、生物毒素或化學物污染,部分常見導致食物中毒的病源:

食物中毒有甚麼常見病源?⬇⬇⬇

 

 

沙門氏菌(細菌)

  •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在家養及野生動物中廣泛存在,亦常見於食用動物(例如家禽、豬和牛)和寵物(例如貓、狗、鳥類和龜等爬蟲類動物)。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未熟透的肉類、肉類食品、家禽、未經加熱殺菌處理的奶、生的蛋及蛋製食品(如布甸)。
  • 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金黃葡萄球菌(細菌)

  •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喉嚨、鼻腔、皮膚、切傷及創傷的傷口。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經由有皮膚感染或鼻內帶有該種細菌的食物處理者處理過之食物。
  • 特別是涉及人手處理而其後並無翻熱的食物(例如:三文治、蛋糕及酥餅)。
  • 其他食物污染的來源:包括用作預備食物的用具和工作枱。金黃葡萄球菌可產生引致食物中毒的腸毒素。
  • 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副溶血性弧菌(細菌)

  •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海產。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未熟透的海產、受生海產交叉污染的已煮熟食物。
  • 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細菌)

  •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泥土、污水、塵埃、動物和人類的糞便和動物製飼料。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受交叉污染、未徹底煮熟或在不適當的温度貯存過久的肉類及肉類食品(例如:燜炖菜式及鹵水食物)。
  • 常見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及腹痛,或有發燒。
  • 若未能及時接受適當治療,可能出現致命的嚴重併發症,如脫水及敗血病等,但這些情況十分罕見。

雪卡毒魚類中毒(生物毒素)

  • 該等病原體常被發現之處:海產珊瑚魚。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海產珊瑚魚。
  • 病徵:四肢、面部、舌頭或口部周圍麻痺、冷熱不分、頭暈、心悸及胸痛。
  • 雪卡毒魚類中毒的患者康復後,如進食任何魚類、果仁、酒精或咖啡因,可能會導致病徵復發。

河豚毒素中毒(生物毒素)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河豚和刺規。
  • 病徵:口唇、舌頭、面部和四肢麻痺、頭痛、嘔吐、腹瀉、上腹疼痛、說話含糊不清、步行困難、癱瘓、痙攣、呼吸困難及心律紊亂。
  • 嚴重個案可能出現呼吸衰竭和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並導致死亡。

除害劑(化學物)

  • 該等病原體引致食物中毒的普遍來源:除害劑殘餘達危險水平的蔬菜。
  • 病徵:頭暈、肌肉無力、麻痺、流眼水、流涎及心悸。
  • 若嚴重中毒,可引致視力模糊、震顫或痙攣,以及呼吸困難。

延伸閱讀:腸胃炎6大飲食建議 吃1類食物更快康復

 

延伸閱讀:4類食物易受諾如病毒感染 食貝類海鮮風險高

資料來源:黃軒醫師 Dr. Ooi Hean(已獲授權轉載)、衞生防護中心

---

相關文章:

19歲男常腹瀉患「綠色癌症」 屬不治之症易當腸胃炎 出現4先兆高危

20歲男吃隔夜意粉後腹瀉 揭肝壞死致猝死 8類食物不宜放隔夜

隔夜菜翻熱|男子新年食隔夜菜嘔血入院 揭4類餸翻熱易中毒致命

食隔夜蔬菜魚類易中毒致癌? 帶飯宜吃6種食物 專家教6招保存

40歲男常腹痛揭患胰臟癌 醫生列7大先兆 3部位疼痛高危

壓力大腸胃差易發炎 小心焦慮皮膚過敏 推介10款食物抗發炎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https://bit.ly/3uJ3yyF

想睇更多精彩內容,請立即瀏覽「區區有申訴」活動專頁,https://bit.ly/41hgS9E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