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為斷食減肥成功 7個月後卻離世!驚揭患胰臟癌 3症狀是關鍵

更新時間:19:08 2024-08-16
發佈時間:19:08 2024-08-16

不少人會斷食減肥,不過,體重突然變輕未必是好事。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女子採用斷食法成功減磅,7個月後卻離世。體重減輕,原來是因為是患上了「癌王」胰臟癌,殺傷力甚高,其中有3大症狀最關鍵。

成功減肥7個月後離世 驚揭患胰臟癌

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醫生在節目《健康晚點名》分享個案指,該女子最初發現體重減輕,還開心地以為,持續了數個月的「168斷食法」終於見效。不過,後來她卻不時出現噁心、臉色蒼白等症狀,於是前往求醫。

【同場加映】癌症年奪970萬命 出現22種徵兆即求醫

胰臟癌不易察覺 3徵兆是關鍵

經抽血檢查發現,該女子的CA125腫瘤指數很高,醫生於是再安排她進行腹部超聲波檢查,最終證實患上「癌王」胰臟癌,而且病情已轉移到肝臟。雖然已立即接受化療、免疫治療嘗試控制病情,但最終她在7個月後病逝。

劉博仁醫生指,「癌王」胰臟癌不容易被發現,如果確診時已出現肝臟或遠端轉移,預後常常不好。因此他提醒,即使以為自己透過運動控制體重得宜,當發現身體出現以下情況,就要提高警覺,因為隨時是患癌的警號:

  • 體重短時間內暴跌4至6公斤
  • 臉色蒼白
  • 食慾下降

本港第4大致命癌症 甚麼人易患胰臟癌?

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胰臟癌為本港常見癌症,發病率排第10位,死亡率排第4位。單在2021年,本港已有889人死於胰臟癌,危險程度不低於肺癌、大腸癌、肝癌等常見癌症。

醫管局指,胰臟藏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胰臟癌是入侵性強的癌症,由於在胰臟的惡性腫瘤位置隱蔽,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患者至胰臟癌症晚期才發現患病,影響存活率。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後,復發率也比一般癌症高。

胰臟癌高危一族/風險因素⬇⬇⬇

 

10大高危因素易致胰臟癌

醫學界目前尚不完全清楚胰臟癌的成因,惟可能與胰臟細胞的異常增生有關。大多數的胰臟癌都是源於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較常發生在65歲以上人士身上,其他風險因素如下:

  1. 種族:黑人的風險較高
  2.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3. 抽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4.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5.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6. 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7.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8.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9. 遺傳性胰臟炎: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10. 慢性胰臟炎: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胰臟癌有何常見症狀?大便出現這顏色屬警號

如何及早發現胰臟癌?醫管局提醒日常多留意身體有否出現以下症狀,隨時是身體患上胰臟癌的警號:

胰臟癌6大症狀⬇⬇⬇

 

胰臟癌6大常見症狀

醫管局指出,若出現以下徵狀,有機會是患上胰臟癌: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 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胰臟癌病人常見的併發症有以下幾項:

  • 黄疸
  • 疼痛: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 腹痛會加劇
  • 嚴重體重下降, 進食情況差的病人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預防胰臟癌5大貼士 宜選擇低脂食物

醫管局提醒,儘管胰臟癌無法完全預防,不過改變一些生活方式亦有助減低患癌風險:

  • 戒煙:吸煙時的煙霧含致癌物,可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
  • 保持健康體重:體重急劇增加或過重,增加患胰臟癌機會
  • 經常做運動:適量運動可減少患胰臟癌機會
  • 健康飲食:多吃蔬果及低動物脂肪食品,可減少患胰臟癌機會
  • 小心危險化學品: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時配合適當安全措施

延伸閱讀:胰臟癌確診多屬晚期 存活率僅3個月 營養師教吃11種食物防癌保命

資料來源:《健康晚點名》、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醫管局

---

相關文章:

女子胃痛吃藥無效 揭患胰臟癌3期兼擴散 出現3症狀務必求醫

40歲男常腹痛揭患胰臟癌 醫生列7大先兆 3部位疼痛高危

胰臟癌飲食|胰臟癌確診多屬晚期 存活率僅3個月 營養師教吃11種食物防癌保命

減肥瘦太快恐患胃癌胰臟癌?28年研究證體重跌超過這數字 風險高95%

男子腹脹以為胃酸倒流 求醫確診胰臟癌 醫生教4招檢測保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