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起膝關節易退化 醫生指3類運動風險高!未必要做手術?1種療法痛楚減60%?
發佈時間:10:52 2025-02-14 HKT
![50歲起膝關節易退化 醫生指3類運動風險高!未必要做手術?1種療法痛楚減60%?](https://image.hkhl.hk/f/1024p0/0x0/100/none/4c93941739d82b557b71682d6802f932/2025-02/20250213_health_joint_si.png)
【膝關節炎/膝關節痛】香港是世界長壽之都,根據政府資料,在2023年,本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2.5及88.1歲。港人越趨長壽,退化性膝關節炎便越普遍。骨科專科醫生尹翼翔向《星島頭條》表示,膝關節退化不是長者的專利,不少人50歲已開始出現退化問題,影響工作和社交生活。儘管膝關節必會有老化的一天,但現時有不同治療方法,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素。
膝關節痛成因是甚麼?50歲起易退化?
為何膝關節會疼痛?尹翼翔醫生指,年輕人膝關節痛,通常是創傷造成;中年患者,較大機會是發炎性膝關節痛;年長患者,則屬於退化性關節痛居多。
膝關節的退化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先天性,即是指關節本身形狀異常,容易退化。後天性,則多是因為年輕時的創傷或發炎導致,例如弄傷十字韌帶、半月板,或者運動過量,導致關節提早退化。
3類運動容易加速膝關節退化
尹醫生表示,一些扭動或者高速轉彎的運動,例如踢足球和打籃球等,特別容易扭傷膝蓋的軟組織,削弱了膝關節的結構和穩定性,加速膝關節退化出現的風險。他建議,從事這類運動時應該加倍小心,事前做好熱身運動,減低受傷風險。
除了球類活動,近年港人愛好滑雪,尹醫生指不論單板滑雪(Snowboard)還是雙板滑雪(Ski)也容易弄傷膝蓋,但雙板滑雪比單板滑雪更容易受傷。「當你玩Ski跌倒時,雙腳一定會左右分開,未必能即時站起來。玩Snowboard時若跌倒,雙腳會並在一起,你可以馬上拆除滑板,減少扭傷腳的機會。」
他建議,進行這類高危運動前,宜先選擇合適的鍛鍊,例如跑步,既可以強化肌肉,預防扭傷,更可加速新陳代謝。即使是軟骨受損,也較容易自我修復。
退化性關節炎有何影響?與發炎性膝蓋痛有何分別?
退化性關節炎的初期症狀,與一般膝蓋痛相似,患者上落樓梯時會感到疼痛,當病情惡化下去,連行平路也舉步為艱。
尹醫生解釋:「退化性膝關節炎與發炎性膝蓋痛最大分別是:發炎性疼痛,即使靜止時也會痛,早上起床時會感到特別疼痛。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疼痛,通常越行越痛,患者往往不想外出。」
他提醒:「當關節缺乏活動時,會加速病情惡化,患者有機會連日常外出購物,也要靠拐杖輔助,甚至需要依靠輪椅出入。所以,若患者發現上落樓梯時開始需要扶欄杆,很可能是膝關節退化的警號,切勿掉以輕心。」
如何診斷及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尹翼翔醫生指,骨科醫生會根據臨床評估和標準測試,了解痛楚的性質及位置,並檢查患者的步姿,作初步診斷。
1. 一般退化性疼痛
症狀:
- 一般退化性疼痛由膝蓋內側開始,若屬於較嚴重的退化性痛症,患者膝蓋周圍也會腫痛,屈膝的幅度也受限制。
檢查/診斷方法:
- 影像檢查,例如X光或磁力共振,有助醫生看清問題所在。
- 有時,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微創膝關節鏡手術,以便更清楚檢查發炎位置,同時消除發炎組織。
2. 輕度至中度的退化性膝關節炎
治療方法:
- 骨科醫生一般會先採取保守性治療。一線治療以藥物為主,如處方消炎或止痛藥物紓緩痛症,或配合物理治療,強化膝蓋的肌肉及筋腱,緩解症狀。
- 若以上治療效果未如理想,醫生會建議患者可考慮注射透明質酸。
為何注射透明質酸可紓緩膝關節痛?
尹翼翔醫生解釋,我們的膝蓋內會分泌一些關節液,作用是潤滑膝蓋關節,有助修復膝蓋細胞。但隨著年紀大,膝蓋退化,關節液的分泌量會減少,質量也有所改變。透明質酸可以模擬膝蓋本身的關節液粒子,代替流失的關節液,紓緩痛症。
治療前,醫生會為患者照X光,排除其他嚴重的膝關節疾病,例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或細菌感染等,之後便可為患者進行注射。
他續指,透明質酸不會造成依賴,其效用一般可維持9至12個月,及後患者可考慮再次注射。臨床上約七成患者,注射後有不同程度的紓痛作用。雖然未必可以百分百消除痛症,但也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為一些不想接受手術,或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患者,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
50歲男膝關節退化 注射透明質酸痛楚減60%
尹翼翔醫生曾為一位50歲的上班族治療膝關節問題。因為工作緣故,該患者經常要搬動重物,導致膝關節提早退化,膝關節疼痛,生活嚴重受影響。無奈手停口停,他既不想接受手術,身體狀況也不適合服藥,因此選擇了透明質酸注射。注射後一星期,他的痛症已大減六成,日常走路也順暢自然得多。
尹醫生提醒,透明質酸雖有效紓緩痛楚,不過始終也不能防止膝關節退化。病情隨著時間惡化,嚴重起來,走路不到半小時已感到疼痛,應考慮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
「膝關節置換手術」分為局部關節置換和全膝關節置換,具體做法視乎患者病情而定。手術後,膝關節的使用壽命最少達10年以上,成功率高於90%。手術前需經詳細評估,以減低手術的風險及後遺症。
如何預防退化性關節炎?
尹醫生表示,若想膝關節更耐用,除了年輕時好好保護膝頭,多作鍛鍊,控制體重也同樣重要,超重會增加膝關節的負擔,加速膝蓋退化。因此做好風險管理,防患於未然,才是上策,萬一發現自己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亦應盡快諮詢醫生的意見。
延伸閱讀:1種飲食法止痛紓緩關節痛最強!死亡率減51%!更降血壓/防中風/防癌
---
相關文章:
甚麼年紀容易關節痛?35歲就退化?中醫推介23種食物湯水強筋骨KO關節痛
轉季溫差大關節痛忌吃甜食?中醫教10大飲食禁忌 推介15種止痛湯水食材
肩痛不一定是五十肩 亂拉筋做運動更痛 專家教分辨症狀 3招急救止痛
喝水太少易致痛風?吃車厘子可減少發作?專家教3招擺脫痛風紓緩關節痛
年紀大腰痛/眼矇/記性差 吃蛋黃豆腐可改善?營養師教改善年老6大問題
轉季溫差大關節痛忌吃即食麵?中醫教10大飲食禁忌 推介15種止痛湯水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