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易倦無病痛 臉上現1徵兆揭患胰臟癌 自測6大常見症狀

更新時間:12:49 2025-02-14 HKT
發佈時間:12:49 2025-02-14 HKT

【胰臟癌症狀】從臉部亦可自測胰臟癌症狀?有醫生分享病例指,曾發現一名女子臉上出現現1徵兆,加上她表示無腹痛或其他不適症狀,讓醫生大為緊張,建議她盡快檢查身體,該女子後來聽從醫生建議進行檢查,最終證實患上胰臟癌。

女子易倦無病痛 臉上現1徵兆揭患胰臟癌 

急症科醫生魏智偉在《醫師好辣》節目分享上述病例指,曾到銀行辦事時,發現其中一名女職員臉色較差,便詢問其身體狀況,不過她表示沒有嚴重不適的情況。醫生進一步觀察,發現她的眼白有泛黃跡象,懷疑可能是黃疸。其後,繼續該女子是否有腹痛或其他不適,她表示只是近期常常感到疲倦,身體沒有明顯疼痛。

魏醫生表示,黃疸若伴隨疼痛,通常與膽道阻塞或結石有關,屬於良性問題;但若無出現疼痛的情況,則可能是患有嚴重疾病,建議她盡快求醫檢查。後來,魏醫生再一次前往該銀行,發現該女子已不在崗位,從其同事得知,她後來聽從醫生建議前往醫院檢查,結果確診為胰臟癌。

魏醫生指出,由於胰臟癌腫瘤位於胰臟頭部,包括胰管、膽管、十二指腸的交界附近,因壓迫到膽管,導致膽汁排泄不暢,進而引發黃疸。此外,黃疸最常見的表現為眼白和尿液出現異常發黃,通常代表黃疸指數可能超過2,即需要進一步檢查。

相關文章:抗癌|60歲婦患胰臟癌晚期 被判剩3個月命 做3件事7年不復發!必飲1款湯

胰臟癌6類常見症狀 皮膚㾗癢也要小心

胰臟癌有何症狀?根據醫管局資料,胰臟癌是本港第4號致命癌症。胰臟位於腹腔深處,在胃部與大小腸等器官後面,導致當出現胰臟癌時,其位置較隱蔽難發現,加上胰臟癌初期病徵並不明顯,不少病人到胰臟癌晚期才察覺患病,影響生存率。即使胰臟癌可以進行手術切除,復發的風險也比一般癌症高。

胰臟癌症狀⬇⬇⬇

 

胰臟癌6大常見症狀+併發症

根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若身體出現以下症狀,可能是患上胰臟癌的警號:

  • 上腹部出現與飲食無關的持續疼痛,並會反射至背部
  • 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消化不良、腹脹等腸胃障礙現象
  • 出現黃疸、皮膚搔癢、大便呈陶土色
  • 體重短時間內銳減
  • 上腹部出現固定、堅硬的腫塊
  • 腹水

胰臟癌患者較常出現以下併發症:

  • 黄疸
  • 當腫瘤擴大壓迫神經,腹痛會加劇
  • 嚴重體重下降,進食情況差的病人可能需要鼻胃管餵飼或靜脈輸入營養補充品

相關文章:67歲男患胰臟癌4期 仍活力充沛!靠吃2類食物身體變好 免疫力大增

10類人患胰臟癌風險較高 成因是甚麼?

胰臟癌成因是甚麼?甚麼人易患胰臟癌?據本港醫管局資料,胰臟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瞭,有可能是胰臟的細胞變異增生。大部份的胰臟癌指的是來自胰管上皮細胞的腺癌。

胰臟癌高危因素+預防方法⬇⬇⬇

 

引發胰臟癌10大因素

醫管局指,胰臟癌較常發生於65歲以上人士身上,此外,以下10類人風險也較高:

  1. 種族:黑人的風險較高
  2. 性別:男性比女性有更高風險
  3. 抽煙:吸煙者比不吸煙者患上胰臟癌的機會高出大概2至3倍
  4. 糖代謝異常:糖尿病可以增加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5. 超重:超重的人有較大風險
  6. 飲食:長期過量進食動物脂肪和少吃蔬菜和水果會較易患上胰臟癌
  7. 化學品:長期接觸殺蟲劑後、石油或染料
  8.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患上胰臟癌的機會比非患者高出2倍
  9. 遺傳性胰臟炎:遺傳性慢性胰臟炎會增加胰臟癌的機會,但非常罕見
  10. 慢性胰臟炎:常與胰臟癌一同發現,但不一定是導致胰臟癌的原因

如何有效預防胰臟癌?5大方法減風險

醫管局指,不能完全防止胰臟癌的出現,不過,改變一些生活方式有助降低罹患胰臟癌的風險:

  1. 戒煙:吸煙的煙霧中含有致癌物質,可以破壞DNA調節細胞的生長
  2. 保持健康的體重:體重過高增加患上胰臟癌的機會,如果需要減肥,建議採取漸進和健康的方式,以達到目標
  3. 經常做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減少患上胰臟癌的機會
  4. 健康飲食:多進食水果,蔬菜和低動物脂肪食品可以减少患上胰臟癌的風險
  5. 避免接觸危險化學品,或使用適當安全措施

延伸閱讀:吃1類菜式可防8大癌症 名醫推介14種食材 防胰臟癌/乳癌/大腸癌 

資料來源:《醫師好辣》醫管局

---

相關文章:

胰臟癌丨婦人血糖高 半年後揭患胰臟癌4期!醫生揭3大先兆最危險

癌症先兆|經常腹痛是胰臟癌症狀?大便有血未必是痔瘡?7大徵兆恐是癌變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