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世紀嬰兒」心源性猝死 醫生揭4類人高危 心律2大症狀增風險
發佈時間:13:15 2025-03-25 HKT

【猝死】出生於2000年0時0分、有「世紀嬰兒」、「千禧BB」之稱的山西女生解岳千(千千),日前因心源性猝死離世,終年25歲。對於心源性猝死的風險,有醫生指有4類人容易出現心源性猝死,當中如發現心律出現2大症狀恐屬心源性猝死徵兆。
25歲「世紀嬰兒」千千心源性猝死 生前感冒多日未癒
綜合內媒報道,千千的母親昨日(24日)在社交平台發訃告:「感謝大眾對女兒的關愛和悼念。千千雖是女兒,但她以千禧寶寶、世紀嬰兒的身份降生,意味著她不僅僅是屬於我們這個小家庭。她伴隨著新千年的鞭炮聲,在人們的歡呼聲中降生,如今又在人們的關愛祈願聲中歸去。這是大家給到千禧寶貝的人間禮遇。讓她在天堂感到人間值得來過。」
點擊觀看千千生前經歷:
生前曾發燒多天 體溫逼近40℃
千千的母親接受內媒訪問稱,千千近年在天津工作。今年3月初,她在天津感冒多天,一直發燒,因怕拖累朋友一直沒去醫院。3月8日,她乘坐長途大巴回到位於山西省長治市的家,到家後體溫已經逼近40℃,隨後急往醫院治療。至3月9日淩晨,她在醫院突然昏迷,搶救未果,不幸離世,死因為心源性猝死。
千千母親指,女兒愛好非常廣泛,生前在繪畫、音樂方面天賦極高,從小學習鋼琴,從大學開始就背著電子琴到處演出,是職業的電子琴樂手及鋼琴演奏家,在去年年底還考取了潛水證。
甚麼是「心源性猝死」?4類人高危
本港心臟科專科醫生王泰鴻早前曾接受《星島頭條》訪問講解指,「心源性猝死」是指在沒有任何先兆或預警的情況下,在短時間內(通常是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因心臟原因而自然死亡。
「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引發惡性心律不正,例如心室性心搏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和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屬心肌梗塞最嚴重的併發症。本港曾有統計數據指,若心跳停頓發生在醫院以外的地方,患者存活率不足3%
王泰鴻醫生表示,心源性猝死之前多數沒有症狀,不過冠心病是隱患之一。很多人患有冠心病但身體毫無明顯病徵,也沒明顯的不適感覺,因此不知道病情嚴重。但當出現極端天氣(酷熱天氣警告、寒冷天氣警告),或突然做一些平日沒有做的劇烈運動,就很容易令病情出現突變,引致「急性心肌梗塞」。以下4類高危人士須注意冠心病的風險:
- 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
- 吸煙人士
- 年齡:因隨著年齡增長,心血管退化
- 遺傳:有男性直屬親人在45歲前,或女性直屬親人在55歲前,患上心血管疾病
不煙不酒愛運動也會猝死?
王泰鴻醫生表示,人們對於心血管疾病或猝死常有誤解,例如以為經常做運動,不煙不酒,又沒有病徵,就等於沒有心血管疾病。但其實沒有病徵不等於沒有患病,中度高血壓,高膽固醇、早期冠心病、糖尿病,甚至早期或嚴重癌症,也可以全無病徵。
此外,人們也常認為男性因心臟病猝死的機會比女性較高。實際情況是,雖然60歲以下的冠心病患者,男性比例佔大多數,但60歲之後,男女患病比例其實差不多。坊間通常只報道在街上或運動暈倒不治的個案,當中以年輕男性為主,但大部分猝死個案是在院舍或醫院發生,沒有被報導。
資料來源:《紅星新聞》
延伸閱讀:臉水腫皺紋多=中風心臟病先兆?外貌有9大變化恐患心血管病 醫生教自測症狀
---
相關文章:
男星行山暈倒猝死 醫生教睇身體10大先兆保命 頭頸背狂出汗要小心
膽固醇高都可以食多士漢堡?港安營養師推介7日餐單 降膽固醇防中風/冠心病
5大指標自測中風/心臟病風險!1類人提早發病率高562% 60歲前已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