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夕時代|元朗上海理髮店 三姊妹承父業45年 「做得一日得一日」
更新時間:13:00 2021-11-08 HKT
發佈時間:12:40 2021-11-08 HKT
發佈時間:12:40 2021-11-08 HKT
上海理髮店在香港走入夕陽年代,疫情加速行業結束,究竟還有沒有空間為昔日留白呢?
被問到為何會當上上海理髮女師傅,二家姐說:「因為我爸爸年輕時已做這個行業,我們自小就跟他學師。我們是元朗第一間上海理髮店有女師傅,亦全元朗唯一一間。一起初抗拒不喜歡做的,在學時穿著校服時一做就做到現在。」
她們的爸爸王兆鴻十六歲時便在上海學師剪髮,1951年由揚州來到香港,在港島半山麥當奴道的高級理髮公司工作。1958年在銅鑼灣開第一間上海理髮店,在半山工作期間,不少名人如:導演、騎師、邵逸夫都是他的客人,而最出名的客人是名人鄭明明。
後來香港六七暴動,王師傅的兩間理髮公司生意大受打擊而結業。1969年王師傅受邀聘來到元朗「孔雀髮廊」打理,當時孔雀髮廊位於一樓,而地下是上海遠東理髮公司,後來生意很好,在1990年,王師傅獲得機會接手理髮公司的生意,而幾位姊妹亦於這個時期加入,幫忙打理生意去到今時今日。
上海理髮店因為疫情關係生意雪上加霜,每幾個月就會出現上海理髮店光榮結業的報導,被問到這個問題,三位姊妹亦難掩失落心情說:「爸爸做了六十年,這間理髮店是他的第一位,都是想繼承它一路做下去。看到這個行業一路地式微,爸爸在世時都經常鼓勵我們要堅持着,我們可以做的就一定繼續下去。」五妹說:「 這間店是很有感情的,我們自小在這裏長大,如果沒有這間店,我覺得我們三個感情會轉淡了,所以我喜歡這間店,是一個親情一家人的凝聚力,一定要珍惜,做得一日得一日。」
時代洗禮,傳統上海理髮店難免會有消失的一日,這些賦有温度的歲月痕跡可能會化為烏有,但係帶不走嘅人情味相信係會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