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好去處|隔空500年對話 香港藝術館驚艷青花瓷饗宴

更新時間:03:00 2023-01-19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3-01-19 HKT

香港藝術館現正舉辦《浮華.仙境 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展覽,並邀來本地年輕藝術家許開嬌製作了一席《皇的派對》青花瓷裝置藝術,作「穿越」式藝術「對談」,帶領觀眾跳出純欣賞古代展品的框框,立體呈現古、今青花瓷的創作精髓。

文:洪白嵐  圖:何健勇

來到香港藝術館三樓的中國文物展覽廳大堂,眼球被許開嬌那一桌「喜慶」展品吸引,在維港背景的拱托下,更是絕佳的打卡選擇。想了解這桌「盛宴」,香港藝術館館長麥詠雯提議不妨先參觀館內的《浮華.仙境 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展,該展覽乃香港藝術館自2019年重開後,首個跟香港私人收藏家合作的個人展,約二百四十件珍藏由懷海堂主人鍾棋偉借出或捐贈,當中以嘉靖皇帝的青花御瓷為主。

麥詠雯稱,該展覽是為慶祝嘉靖皇帝登基五百周年及香港藝術館六十周年而設,「在考慮如何更有趣呈現展覽時,我們想到將嘉靖皇帝的一生收藏以『壬寅宮變』事件作分水嶺,將展品分成兩半,他前半生的收藏品相對實在,青花瓷所用的藍色也較沉實,故以『浮華』命名;嘉靖皇帝後半生篤信道教,瓷器的圖案比之前更多變、跳脫,也加入了道教、神仙、八卦、仙鶴,甚至繞花、雲篆等字體,『仙境』之名因此而來。嘉靖皇帝當時容許民窰燒製青花瓷,據統計他駕崩時御瓷數量多達六十萬件,是明朝歷代皇帝之冠。」

_藝術派對
館方更為展覽加入近年流行的虛擬沉浸式體驗,將青花瓷部分具代表性的圖案利用投射生動地展現,如嘉靖皇帝的寶貝「獅貓」會在展廳的牆壁上現身,還有眼大大的「卡通鶴」,則是許開嬌與藝術館的合作成品。香港藝術館重開後,積極邀請本地藝術家作聯乘創作,為展覽帶來更多元化趣味及互動,「留意到許開嬌擅以工筆水墨在紙巾繪畫青花圖案,新意十足,正是不二人選。」麥詠雯稱。

對是次獲邀合作,許開嬌坦言興奮,她希望將嘉靖皇帝及香港藝術館的「生日派對」延伸,與公眾同歡,在疫情陰霾下為大家帶來一點開心訊息,「作品展以《愛麗絲夢遊仙境》作藍本,想多些人到來參與,大家可遊走於長桌四周,還有維港美景相伴,非常難得。展覽歸納了四個主題,包括『得道升仙』、『身體健康』、『世界和平』及『兒孫滿地』,各主題都加入對應的物件,如『兒孫滿地』有玩具、奶樽;『身體健康』是口罩;『世界和平』有超人跟哥斯拉。繽紛拼湊有古有今、有中有西,也是我日常創作中愛用的『矛盾感』,為派對增加超現實及跨時空感覺。」細看這桌「盛宴」,還有五爪龍冬甩、三層漢堡包、忌廉蛋糕及乳豬等「美食」,溢滿喜慶氣氛,也見隨心元素,如亂放的水樽、打翻果汁、清潔劑放地上等,感覺很生活化,派對正在進行中,亂與整齊,其實可以並存。

_突破框架
對於今次的回應作品展,許開嬌直言最難處理是青花圖案,由圖案搭配、顏色及展覽時的燈光效果等,都需要考慮,背後涉及複雜的美學。她表示作品上部分青花圖案模仿自嘉靖皇帝的收藏御瓷,有通過高清打印,亦有部分是黏貼上去再燒製,過程中每個部分都要很小心。

許開嬌擅長在紙巾上繪畫青花圖案,其風格偏向清朝官窰,相對精緻,經過今次合作,她覺得明朝的青花圖案更顯奔放、自由、具個性,甚至是「可愛」,創作心態上也更自由自在。展覽以來,許開嬌收到外界不少反饋意見,有讚,也有批評,當中有人認為她這次創作對「青花瓷」是有欠莊重,她稱曾對此反覆思量,甚至認真的翻查「莊重」一詞定義,「打從在紙巾上畫青花圖案開始,我已開始思考青花瓷『貴氣』的問題。大家覺得青花瓷很『莊重』,或許是因為一般只能在博物館內看到,加上有射燈照着,有文字介紹,看起來也極罕有!當然我認同青花瓷該有莊重的一面,不過作為這個年代的藝術家,我想以個人的方式去演釋,讓人了解我的想法,是與公眾互動,參與這場超越五百年時空的派對。」她認為以活潑方式創作,不等於對文物欠尊重,「出發點很重要,有時須突破某些約定俗成的想法,不應被『藝術館』三字框死。」

《浮華.仙境 嘉靖皇帝的虛擬世界》及《皇的派對》展覽
日期:即日(1月19日)至6月14日(三)
地點:香港藝術館三樓中國文物展覽廳及大堂
查詢:http://hk.art.museum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