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舞臺——名人巨星搖籃

更新時間:17:01 2016-05-05
發佈時間:00:56 2013-11-20
銅鑼灣利舞臺對於一眾八、九十後年輕人而言,可能只是一個Shopping Mall。但於1991年拆卸重建前,這座早在戰前已建好、由法國建築師照足歐洲歌劇院設計的建築,卻是不少天王巨星的國際舞台,更是多位美貌與智慧並重的「香港小姐」加冕之地,它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銅鑼灣歷史變遷!

  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前,香港只有大會堂和利舞臺兩個大型表演場地,前者多舉辦古典藝術節目,後者則多上演粵劇折子戲。1970年,無綫電視(TVB)收購利舞臺,兩年後成立華星娛樂有限公司(簡稱華星),辦公室就設於利舞臺內,1973年加入華星的陳淑芬,開展了與利舞臺之間的緣份……。

  話說,華星於1973年邀請了樂隊Santana來利舞臺表演,由於公司正值成立初期,人手不足,須聘請接待團員,剛好找上剛大學畢業的陳淑芬,她就由普通一個兼職員工,慢慢當上全職秘書。「當時華星的辦公室就在利舞臺超等座那層,利舞臺簡直就是我第二個家,放了工都不願走,因為有騷睇!」由1973年至1986年離開華星,陳淑芬足足在利舞臺消磨了十三年寒暑,亦見證着本土娛樂事業的發展。「剛加入華星時,利舞臺做得最多的是歐美歌手的演唱會,好像Andy Williams、Sammi Davis等大牌歌手都來過。以往大多數外地歌手都以為香港仍是一個漁港,很多時只繞過香港,直接往日本演出。」由「大戲棚」變做流行音樂舞台,陳淑芬可說盡心盡力。不少天王巨星都踏過利舞臺台板,例如羅文、鄧麗君等,而透過舉辦新秀歌唱大賽,更孕育出「香港女兒」梅艷芳!陳淑芬進一步說:「自從利舞臺開始舉辦流行音樂演唱會,一些外國明星會帶來幕後團隊,令當時在利舞臺工作的年輕人有學習對象,簡接培育了一班處理音響、燈光及舞台效果的人才,現在這班人都已成為舞台表演幕後技術的核心人物。」

  曾幾何時,電視台選香港小姐是一件全港盛事,當時還沒有甚麼「全民網上投票」。那時,電視台有自家藝員訓練班,選港姐不如今天的選藝員,選出來的美女,真正能肩負起「Miss Hong Kong」這名銜。第一屆港姐選舉,正正就在利舞臺舉行。

  1983年香港小姐冠軍楊雪儀,久未露面,筆者難得找到她訪談,她直言參選前,多數是陪媽媽看大戲才會去利舞臺,直至參選時朝七晚十二在台上綵排,才對它有較深刻的印象。「那時才留意到那個拱形圓頂上的雕刻,確實很有氣派。還記得我們十多個參選女孩於綵排時常常向着觀眾席大叫,覺得那環迴聲效好好玩!後台化妝間的設置亦甚具『排場』,鏡子外圍的兩排大燈,令人有化身巨星的感覺。利舞臺前、後台整體設計,都令表演者很有被尊重的感覺。」

  回想獲選當晚,楊雪儀坦言腦海裏一片空白,「還記得當時沿途有很多路人爭相和我握手,感覺很特別,明明進入利舞臺前根本沒人認識,但一走出來竟然有人叫我名字!」決賽翌日,滿街報章都是楊雪儀的俏臉,「很多相片都影到我望向利舞臺的拱頂部分,我想是受到那個舞台營造的獨特氣氛影響,那種超然不群感覺,令我不期然昂首,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是一個公主!」今天,香港同類表演場地不缺,但楊雪儀始終對利舞臺情有獨鍾,「在華麗的利舞臺『出身』,令我很有身分認同。它絕對是無可取代的,本身已是一個傳奇,再孕育出無數傳奇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