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轆漫遊沙田

更新時間:12:11 2016-04-07
發佈時間:00:47 2015-10-28
黃坤堯教授在《書緣》曾言沙田本是人文薈聚之區,尤在中文大學成立之後,文人絡繹於道,詩人學者余光中於1981年更將一些與中大風光人物有關的文章輯為《文學的沙田》一書,於是「沙田文學」之名不脛而走。新地新閱會上周末舉辦「兩個轆漫遊書世界」文化導賞團,由歷史教授丁新豹博士帶領參加者,踏單車漫遊沙田區,跳出書本,觸摸該區歷史痕迹,細說其發展歷史。

  自1973年,新界區開始大規模發展新市鎮,包括今天住宅林立的沙田。丁新豹博士回憶小時候沙田人煙稀少,地名不及大圍為人熟知,「沙田原稱瀝源,當年去沙田就像旅行,我偶爾會跟大人坐火車到沙田墟吃豆腐,逛西林寺。那裏還有沙田戲院、楓林小館,有錢人則到沙田酒家吃乳鴿。」沙田原為荒蕪的農地,約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成為高速發展的轉捩點。

  當年一名澳洲籍劉姓華僑看準火車站落成的商機,買地興建沙田墟,可惜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使吐露港和沙田海水倒灌,沙田墟遭受嚴重破壞,政府最終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收地,「幾十年來,沙田墟體現了沙田發展的巨變,相對大埔墟街市後還有文武廟,粉嶺聯和墟清拆後留下門牌,沙田墟卻已面目全非,當年所在地即現在的新城市廣場。」丁博士認為文物建築隨社會發展被淘汰,在所難免,然而坊間能買到有關沙田發展文獻記載同樣少之又少,「寥寥數本之中有余光中的《沙田山居》,記敍了他居住沙田時與同儕的相處點滴,抒發對自然風光的熱愛,沙田區議會出版的《沙田古今風貌》論述價值不高,卻綜合了許多零散資料。」

  與沙田相比,相信大圍一帶發展歷史更久遠。丁博士指《新安縣誌》嘉慶年間(約1817年)版本記載了不少香港村落,其中有積存圍和田心村等,足證十九世紀大圍已有人聚居。活動當天,參加者一行人早上從沙田中央公園出發,騎單車前往這條相傳於明代萬曆年間建成的圍村。「一般村落都是同姓的家族成員聚居而成,這條圍村足足由十六個姓氏的人組成,非常罕見,且更是周邊地區歷史最久、人口最多的村落。」

  在丁博士帶領下,大家一同穿過窄小通道,走到圍村內巷子盡頭的侯王廟。「在同姓村落中,有甚麼事情都可在祠堂解決,但這裏有十六個姓,不能草草在最大祠堂了事,廟宇便成為了凝聚村民的議事之地。」他指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就是把大家所信奉的價值投射於人物之上,比如侯王以忠義見稱,即使臨危仍沒有變節。而民間宗教沒有具體教義,只是弘揚儒家仁愛思想,廟宇的碑文中亦能憑捐款人姓名和職業推斷附近一帶發展歷史。

  旅程的下一站來到一級歷史建築曾大屋。這座於1848年開始建造,花耗二十年建成的大型客家圍村具有很高的建築價值--高挺的圍牆四角還保留着用作遠眺監察的望樓,以及槍孔,丁博士指源於舊日提防盜賊而興建。

  曾大屋原名「一貫世居」,為來自長樂的採石商人曾貫萬(原名曾三利)所建,用意讓其後代繁衍生息,可惜事與願違,與積存圍景況相同,目前圍村單位部分已租予外姓住客。雖然如此,這座歷史建築仍為香港採石業發展興旺的憑證,也見證了客家人流徙定居的歷史。

  據丁博士所言,香港鰂魚涌有許多花崗岩,石塘咀也有人開採,最大石礦為茶果嶺,「香港花崗岩質量很高,廣州的聖心教堂整座也是由法國人用茶果嶺的石頭興建,建造南京中山陵的花崗岩也是來自香港,採石是許多人起家的行業,曾貫萬能於香港開埠後短短七年間從『幫頭幫尾』到做老闆,還買地建圍,可以想像這行業獲利甚豐。」他沿途指示參加者仔細留意圍村的石磚,「既然是採石為本行,這裏所用到的必然是上等花崗岩和青磚,大家可以細心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