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全額保障存款率過低 不利金融穩定 銀行界人士望存保額可增至200萬元

更新時間:08:00 2024-07-03
發佈時間:08:00 2024-07-03

《2024年存款保障計劃(修訂)條例草案》今天在立法會恢復二讀,預計10月1 日起本港存款保障額會由50萬元增至80萬元。有銀行界人士指出,即使存款保障額增至80萬元,仍然只覆蓋25%存款,遠遠落後於其他主要經濟體,期望下次條例修訂可以將存款保障額增至200萬元,令獲全額保障的存款增至35%至40%,以及提升政策透明度,讓存戶獲得更大保障,同時更有利維持香港的金融穩定。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去年7月建議改善存款保障計劃,包括將銀行存戶的存款保障額由現時50萬元提高至80萬元,獲全額保障的存戶將增加83萬個至2,123萬個,佔存戶總數92%;受保障存款會增加26%至31,000億元,佔銀行體系總存款25%。

立法會議員陸瀚民在6月4日舉行的《2024年存款保障計劃(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上曾提問,若保障額設定在80萬元,獲全額保障的存户比率將提高至92%,但受保障存款總額的比率只有25.2%,遠低於其他國家的 67%至79%的原因。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秘書長(財經事務)陳詠雯回應說,保障額由50萬元增至80萬元,香港有92%存户獲全額保障,佔保障存款總額的比率約為 25%,兩個數字的比對似乎很大,原因在於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 存款未獲全額保障的8%存户持有的存款非常龐大,反映在香港持有大額存款的高淨值人士數目較多。存保會不會因為這25%的比率而再增加存保額,因為即使再增加,獲全額保障的存户數目增幅亦可能非常小。

本地零售銀行存款基礎主要來自零售存戶和中小企業
有銀行界人士對此卻持有不同看法,指出政府的解釋與香港本地零售銀行客戶基礎的情況並不相符,現時本地零售銀行的存款基礎主要由零售存戶和中小企業構成,而不是高淨值個人客戶和大企業。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銀行政策)陳羿曾指出,存保額由50萬元增至80萬元,存款覆蓋率增加5個百分點左右,至25.1%;但是如果由 80萬元增加至 100萬元,則只輕微增加至 27.8%。

根據國際存款保險機構協會的資料,按存款額計算的全球非加權保障比率在 2022 年為 45%,而在 2018 年更高達 50%。與全球其他地區相比,香港的存款保障比率極低。該協會去年9月發表的政策簡報「存款保險覆蓋率的全球趨勢」指出,存款覆蓋率往往隨着經濟體收入水平增加而提高。在高收入經濟體中,存款保障平均為50%以上的合資格存款提供全額保障。儘管中低收入國家每個帳戶和單位本地生產總值/資本的覆蓋率與高收入國家的水平相近,但存款總額的平均覆蓋率明顯偏低,只有26%。這表明在中低收入國家,大部分未投保存款集中於少數帳戶,這或會導致金融穩定風險。


銀行界人士指出,適當的存款保障計劃保障額不應只看重存戶覆蓋率,還要考慮其他重要因素特別是存款覆蓋率,而香港的存款覆蓋率在主要經濟體中最低,即使增加存保額後的25.2%,仍只與低中收入經濟體平均的26%相若,希望當局未來檢討存款保障計劃時增加存保額至200萬元,提高存款覆蓋率至35-40%。

提高存保額可減少銀行存款游走
另外,保障額水平對存戶的行為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提高保障額將減少存戶將存款分散到更多銀行的需要。目前很多銀行客戶會把存款額分散至不同銀行,以讓存款獲得全額保障。假設客戶的行為模式相若,當保障額提高至 80 萬港元,客戶會調整在銀行之間的存款額,令存戶的保障額比率下降。按存戶計算的保障比率的邊際收益在超過 80 萬港元水平後亦會開始遞減,如果把保障額提高至 200 萬港元或以上,可減少客戶把存款分拆至更多銀行的需要。

從銀行的角度來看,銀行擠提可由任何部分的存戶引致,而不單是零售存戶,關鍵在於被提取存款的總額而非個別存戶的存款額。從之前美國銀行業危機可見,矽谷銀行和 Signature 銀行在倒閉前的存款覆蓋率非常低,分別為6.2%和10.7%,即未投保存款按價值計算分別為 93.8%和 89.3%,這兩家銀行倒閉均是由大額存戶的提款造成。

增強政策透明度有利金融穩定
因此,銀行界人士認為,按存款額計算的保障比率對銀行體系的穩定性遠較按存戶計算的保障比率重要,按存款計算的較高覆蓋率可能更有效實現維持香港金融穩定的目標。

除了提升存款保障額,銀行界人士亦希望當局可以增加政策透明度,讓業界及大眾更清晰了解政策背後的理據和數據,而非只簡單說「在綜合各方意見,以及仔細考慮各項相關因素後,存保會認爲在現階段將保障額提高至80萬港元,已經能夠適當而充分地加強存戶保障,從而促進銀行體系穩定。」而政策透明度增加,將有助政府推動政策,進一步鞏固本港的金融穩定。另外,通過增加存款保障額來提高存款的穩定性,亦較通過流動性、資本、吸收虧損能力(LAC)和監管等實施過嚴的措施,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