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儲5000元10年變百萬 有難度但非天方夜譚 李聲揚:問題是能否持之以恒

更新時間:06:00 2025-03-30 HKT
發佈時間:06:00 2025-03-30 HKT

30歲月儲5000元,想10年內賺到100萬元,有可能嗎?這是從友報專欄看回來的個案,筆者不詳細複述。但就只看上面一段,讀者猜一猜,是否可行?又或者更精準地問,這個期望是否實際?

講「可能」或「不可能」,其實有點浪費時間。皆因總有些「包拗頸」的人,總愛講極端情況:月儲5000元10年變100萬?當然可能啦!六合彩都有人中。甚至不用10年,1年都可以啦。買馬買波場場中,或者借盡孖展買中股王槓杆ETF,機會是細,但也是「可能」呀!又或者反過來說,亦有人覺得儲10萬都不可能,反正很快會打仗,港紙會爆煲。

但本欄讀者,當然不像這些人一般見識。其實認真計一計就知,不過還是希望讀者不要用計數機,不要打開Excel,就用直覺判斷一下:30歲月儲5000元,想10年內賺到100萬。難度有多大?是相當可能?一半半?還是天方夜譚?

正路假設看 難度中上級

筆者的答案是:有點難度,但並非天方夜譚。當然投資無人可以「保證」任何事。但以正路的假設來看,要達到此目標,難度是中上級。

打開Excel計一下,每年儲60000元,一年10%回報,10年後就大約是100萬。

所以真正的問題是:10%的回報,是否合理?是有點進取,但並非天方夜譚。看看美股的歷史回報,大約就是一年8%至10%左右,近年甚至更高。但當然,無人可以保證未來10年也會一樣,美股在2000至2010年也就試過「迷失十年」。

同樣地,過去十幾年,美股跑贏全球。但今年暫時卻是大落後其他股市。趨勢是否逆轉?無人知道,但這可能性並非細到不用考慮。如果想在地域上分散,並非全部買美股,就可能代表未必有一年10%回報了——至少過去多年如此。

年回報10% 非癡人說夢

無論如何,股市的回報,一年多少才是比較「合理」的假設?正宗學院派,會告訴你可能由5%至11%不等。用到10%,的確有點進取,但並非癡人說夢。不過如果用到一年20%,就肯定是不切實際了。

所以呢?月儲5000元,10年內賺到100萬,還算可行,不過要配合些少運氣—但並非中六合彩那種極端。

不過真正值得留意的,有以下幾點:

首先,原文的主人翁,聲稱月儲5000元,但只撥2000元來月供股票,3000元放銀行,其實相當奇怪。筆者和主流看法不同,筆者認為不用區分「儲蓄」和「投資」,兩者性質差不多一樣。主人翁才30歲,絕對可以100%股票。

反過來說,若他每月只拿2000元投資股票,3000元放進銀行戶口,想10年內變成100萬,可能性就極低了。筆者粗略計算,若每月3000元存款,只拿2000元投資,以存款年利率3%計算(相當進取),則代表股票部份,要一年回報15%,才可以10年後儲到100萬。實現此回報的可能,相當低。

難在升市不貪跌市不怯

另一方面,一年10%回報,真的不是如此困難,歷史上都有不少時間出現過。問題是主人翁能否持之以恒?還是很易受其他網友影響?升市時能否不貪婪,走去追熱門股?跌市時又是否能一直低位買進,不被市況動搖?實行起上來,並不容易——但正是因為不容易,市場會獎勵做到的人。

最後一點,原文有提到,主人翁月薪14000元,但扣除洗費和家用後,仍可儲到5000元,相當誇張(至少筆者肯定做不到)。儲錢投資當然是好事,以主人翁的薪水能每個月儲5000元更是難能可貴。不過,隨住主人翁年紀漸大(現年30歲),打後十年,又是否可以如此勒緊褲頭?初入職場時,很多人都可以很慳儉。但時日久了,就會覺得應該要享受一下。特別是若身邊有收入高的朋友,看到別人吃喝玩樂,自己完全像苦行僧一樣,心理負擔也是很大。

所以,筆者認為,以主人翁的薪水,其實更應該專注於提升自己收入。收入低不是罪,正因收入低,提升空間才大。投資當然要做,也要及早做,但少年人將時間專注提升收入,比起研究投資更好。相反,那些老海鮮,打滾多年,人工不錯,但升職加薪的空間已很細。他們就應該分多點時間研究投資了。

Patreon作者 李聲揚

相關文章:

領展大落後 減息有助股價轉角 李聲揚:低位已反彈20% 相信不再尋底

證監肥己瘦人|周顯

晶苑北水新貴 績穩兼高息|唐牛

「飲」定「吐」維他奶|曾智華

NJZ如期赴港感動全場 Cityline卻拖垮觀眾體驗?|梁偉聰

聯儲局減息之路未變|曾淵滄

港股四度突破二萬五 林本利料回氣再挑戰 「最低消費二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