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數今年累跌逾8.5% 高盛稱滙價高估兩成 大幅走弱具3大邏輯
發佈時間:16:48 2025-04-20 HKT

全球資本過去十年不斷流入美股及美債,連帶美元也水漲船高;不過,隨着「美國例外論」破滅,美元指數最新報99.235,單計4月已累跌4.75%,年初至今則累跌8.52%。高盛對沖基金業務負責人Tony Pasquariello近日在報告中指出,目前美元高估了20%,正是美國例外主義的結果。該行又指,由於關稅正在破壞強美元的核心支柱,加上這次是美國與世界的對抗,更類似於「英國脫歐」而不是第一次貿易戰。
關稅影響企業利潤與消費
對於美元可能大幅走弱的3大邏輯,高盛指第一是「估值泡沫」,目前美元估值偏離基本面,高估幅度達20%;第二是「利潤與消費受創」,主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結果,不只是價格上漲,更深層的是在傷害美國企業利潤和美國家庭的消費能力;第三是「結構性資本外流」,由於現在是美國對抗全世界,即使連盟友都不放過,因此不是戰術摩擦,而是結構性脫鈎。
高盛又提到一個關鍵風險,因全球有2.2萬億美元的美元相關資產沒有外滙對沖,一旦投資者決定撤退,影響會很大,例如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底,部份資金從美元資產流出,轉而投向歐元區等其他地區資產,結果令歐元兌美元漲幅高達20%,直接拉開了利差與滙率之間的傳統連結。
投資者對美債態度仍謹慎
不過,高盛強調目前外資並非劇烈砸盤式撤離美元資產,而是由邊際需求轉變所推動。同時,投資者對美債的態度更為謹慎,並未見全面拋售美債。即使有投資者減持了部份長期國債,但這部份資金大多轉向短期美債,因此避險效應仍在發揮作用。
另外,由於全球仍缺乏更具吸引力的替代資產,部份資金不會直接賣出美資資產,而是透過對沖外滙風險的方式進行調整,也就是賣出美元,但保留底層資產。該行又指,由於美元資產的超配是經過多年累積的結果,因此調整也需要時間。
相關文章:
《富爸爸》作者再預警美國大蕭條 重申買入3大資產 料比特幣10年後1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