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紅 - 甚麼是Motivation?|芽芽學英語

更新時間:12:58 2024-06-24
發佈時間:12:58 2024-06-24

「拉牛上樹」式的學習態度,苦了孩子也苦了父母,尤其在閱讀,香港孩子的閱讀習慣單一在「功能」上,「Leisure Reading」和「Pleasure Reading」並不普遍。如何激發「Reluctant Readers」閱讀,該是許多爸媽關心的課題,這里分享幾點供參考(應用在年幼孩子上):

1.具體讚賞:孩子喜歡被讚賞,我們要多用「你好叻喎」、「犀利」、「Well done」、「Good job」之類的話來鼓勵孩子做事情。「具體讚賞」的意思是在孩子做得好的「那一刻」,我們便「馬上」讚賞;「那一刻」和「馬上」很重要,讚賞因此會變得「具體」。有些爸媽用印仔、貼紙等來獎賞孩子,道理有點像儲印花,蓋滿或貼滿一定數量便可以換取小禮物,這個方法也好,可是,對於平日已經有很多「物資」的孩子,這個方法不一定有效。

2.閱讀生活化:我們都知道閱讀的重要,在學校,它用來發展學術,回到家里,它理應是帶給我們樂趣,可是,閱讀也是「求生技能」——我們每天的活動幾乎與閱讀有關,街上的路牌、餐廳的餐牌、包裝食物的資料等,都需要閱讀能力。我們要把這個重要訊息(求生技能)告訴給孩子;當孩子知道閱讀與生活息息相關,他們會比較願意閱讀。

3.建立快樂的印象:閱讀是一件開心事,我們必須為孩子建立這個印象,爸媽可以在閱讀其中加入遊戲或互動元素。不用想得太複雜,簡單的遊戲或互動便可,如「你讀一頁,我讀一頁」、扮演多種聲音、問問題等已經很不錯了。

4. Free Voluntary Reading:即是想讀甚麼便讀甚麼,這個是語言學權威Dr. 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切勿限制孩子閱讀的種類,當然不良刊物或書籍除外。

幫助孩子閱讀,我們都要懂得靈活變通,加點創意;盡可能不批評,孩子有挫敗感會逃避閱讀;還有,和孩子閱讀時間不用太長,15至30分鐘左右便足夠,要令到他們有「唔夠喉」之感。


陳東紅
作者從事英語教育出版20年,任職於多家報社;現為教育顧問編輯、兒童刊物《BINGO!》出版人、專欄作者及到校講師。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4年6月24日教育版專欄「親子同路」。

延伸閱讀:

陳東紅 - 關於閱讀|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情緒和天氣|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The Last Tiger|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目光放遠一點|芽芽學英語

陳東紅 - Pressure和Stress|芽芽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