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文 - 探索非遺與可持續發展之旅(下)|牆角寒梅
發佈時間:15:50 2025-03-20 HKT

承上文,筆者為大家介紹全方位學習周的南昌教育及歷史文化考察團,以及「探永續.創未來」桂林考察團。
中文科安排中四及中五級學生前往南昌,考察當地的歷史古蹟、文化和教育機構,深化學生對文化保育與現代教育的理解。他們參觀一流學府南昌大學(中國「211工程」建設大學之一),了解國家高等教育的現況與教育資源分配,探索SDGs之目標4「優質教育」。學生又參觀南昌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之一的繩金塔、國家重點名勝滕王閣及風景秀麗的秋水廣場,他們通過寫作描繪南昌的城市面貌,並從中了解歷史文化保存與城市發展的協調,探討目標11「永續城鄉與社區」。
延伸閱讀:李建文 - 探索非遺與可持續發展之旅(上)|牆角寒梅
STEAM科安排中四學生前往桂林考察,深入了解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及其在桂林文化與環境中的應用。學生先到廣西地區四大名鎮之一的大圩古鎮,觀察內部排水暗溝及水道等設施,又到訪桂林博物館和桂林城市規劃展示館,了解桂林的城市發展歷史、城市規劃、交通規劃和產業布局。學生更參觀獲國家綠色工廠認證的「十如」溢達可持續發展園區,該園區在原本的工業廢棄土地上開展生態修復及生物多樣性保護,設有多種植物和生態系統、可持續的農業技術,打造生態建築。學生通過觀察桂林及周邊區域的地貌、水系及氣候特徵,結合對靈渠古運河、大圩古鎮、桂林中心地區兩江四湖的實地考察,分析自然環境怎樣塑造桂林的城市和社會生產模式,探討目標12「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目標13「氣候行動」和目標15「陸域生態」。
延伸閱讀:李建文 - 實踐出真知:探索非遺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牆角寒梅
本年度的全方位學習周順利結束,感謝各科組的老師用心策劃活動,學生的積極參與、進步和成長有目共睹。筆者希望日後的全方位學習周繼往開來,越顯精彩,讓學生走出課室、走出香港,邁向世界,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加強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
李建文
作者為天主教慈幼會伍少梅中學校長,從事教育工作逾20載。
文章刊於《星島日報》2025年3月19日教育版專欄「校長有情」。
延伸閱讀:李建文 - 家長日的意義|牆角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