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高齡社會 培育樂齡科技生力軍︱嶺航未來
發佈時間:17:46 2025-04-29 HKT

隨着香港社會高齡化進程加快,樂齡科技和銀髮市場的發展成為政策制訂者和企業關注的焦點。特區政府於2018年成立了10億元的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旨在鼓勵安老院舍及復康單位購置和租借樂齡科技產品,社會各界也在積極探索樂齡科技的應用,不僅限於院舍,同時也推廣到社區中,以推動實踐居家安老理念,並通過科技和工具的協助,進一步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加強教育宣傳
在這7年間,香港社區開展了多項與樂齡科技相關的宣傳及教育工作,其中包括一年一度的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社會創業項目展示了各類型的科技工具及產品提升長者的生活質素,以減輕照顧者的壓力。例如,多元化的穿戴式健康監測工具,包括睡眠、運動與心率等設備展示;助聽產品公司提供聽力測試體驗,鼓勵公眾關注聽力健康等。
筆者及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團隊在去年11月期間於高峰會進行一項民意調查,訪問了743名18歲或以上香港市民。結果顯示,市民對樂齡科技的認識程度呈上升趨勢,約9成半受訪者對樂齡科技的發展前景表示非常看好或看好。
香港在樂齡科技和銀髮經濟方面的發展展現了積極的前景,隨着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這一領域將迎來更多創新和機遇。在樂齡科技的普及化過程中,公眾教育也是推廣樂齡科技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根據嶺大的調查顯示,「不知道產品資訊」是受訪者使用樂齡科技產品的最大阻礙。政府在《施政報告》及立法會討論文件中表示,將創科應用基金的用途擴展至適合家居使用的樂齡科技產品,並供長者及護老者借回家中使用。
筆者認為,未來各界需要進一步加強樂齡科技的教育及訊息發布,讓社區持份者了解並應用樂齡科技產品。在教育方面,調查顯示除了針對長者及照顧者的教育,4成受訪者認為退休人士學習樂齡科技同樣重要,這不僅能夠讓他們認識新資訊,還能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以實現居家安老。
延伸閱讀:從實驗室走上法庭 嶺大團隊助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嶺航未來
優化銀髮服務
在推廣樂齡科技的同時,筆者建議業界亦應該以用家角度考量,尤其長者對電子產品的熟悉度及網絡設備的支援服務。長者往往在接觸新科技時會擔心弄壞裝置,使他們在購買新技術產品時會傾向保守。除了硬件的配置外,軟件服務也需進一步優化,包括在購買科技產品之後的支援服務。此外,購買時職員的講解是否能從長者及用家的需求出發;長者及用家是否有安全和自在的環境試用工具;在保養過程中,是否有專門熱線指導長者如何進行維修等,這些考量或許讓業界能夠進一步探索,以優化銀髮服務的可能性。
政府和社區也必須增強對高齡消費者權益的教育及保障工作。例如,消費者委員會曾於2022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手指式脈搏血氧計的準確度容易受不同因素影響,若消費者未能正確使用,有可能造成誤判病情,甚至延誤診治;而消委會亦於2025年初就電動輪椅租賃服務進行資料蒐集,除提示消費者要留意租賃條款上的細項及責任等,這些報告亦有助用家在選購時多一份參考,反映政府及機構應針對銀髮族群及照顧者作更多社區教育,鼓勵用家成為精明的消費者。
延伸閱讀:破解退役電池「壽命密碼」 為電池二次利用開創新機遇︱嶺航未來
保障消費權益
筆者鼓勵年輕人助力推動樂齡科技的應用,透過教育了解並認識銀髮市場的機遇及樂齡科技的發展。目前,不同機構,包括嶺大都有開辦相關課程,旨在培養年輕人對安老服務行業的興趣,並為支援高齡化社會作好準備。同時,年輕人在創業的道路上,也可以思考利用創新科技,優化現有的安老服務及推動科研工作。培育未來人才、促進產學研合作也是支援高齡化社會和推動銀髮市場發展的關鍵。
本欄歡迎院校學者投稿,分享個人學術見解及研究成果,1400字為限,查詢及投稿請電郵︰[email protected]。
文:嶺南大學政策研究院及研究生院高級講師蕭珮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