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口罩進化史|生活普通話
發佈時間:14:00 2023-10-26
口罩進化史
這是不平凡的兩年。自從二零一九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tū rú qí lái)的新冠肺炎疫情(yì qíng)打破了我們正常的生活秩序(zhì xù)。現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口罩成為了形影不離(xíng yǐng bù lí)的好朋友。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口罩有很多種,比如醫用外科口罩、N95口罩、KF94口罩等。但如果說到最早期的「口罩」,則沒有現在那麼琳瑯滿目(lín láng mǎn mù)了。
口罩誕生記
口罩的雛形(chú xíng)出現在西元前六世紀,而且當初的口罩並不是為了防止飛沫(fēi mò)或者病毒傳播。古代波斯的拜火教認為俗人的氣息是不潔的,因此在進行宗教儀式(zōng jiào yí shì)時,要用布包住臉。波斯教古墓墓門上的浮雕中,祭師就戴着「口罩」。在中國的西周時期,當時的古人認為交談時口鼻的飛沫噴出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所以他們衍生出一種側頭交流的方式,以表示對對面人的尊重,在《禮記.曲禮上》上有記載:「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元朝忽必烈身邊的侍從(shì cóng)也必須用面紗將嘴巴和鼻子遮住,以防止呼出的氣體碰到忽必烈的食物。
後來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城市里的工廠如雨後春筍(yǔ hòu chūn sǔn)般冒出,煤礦業也迅速發展,許多工人因為吸入過量的粉塵和有害氣體染病。來自美國的路易斯.哈斯萊特用棉布、木炭等材料發明了可以防塵的口罩,並申請了第一個口罩的專利(zhuān lì)。
上世紀初「遏制」鼠疫
直至十九世紀末,口罩被用於醫護領域,用來防止病人和醫生之間疾病的相互傳染。二十世紀初,在中國東三省的鼠疫疫情中,口罩更是第一次被普通百姓配戴以遏制(è zhì)鼠疫的傳播,這時候的口罩都是紗布和棉花製作的。隨着醫學和科技的發展,口罩的材料被逐漸改進,比如我們現在常見的熔噴布口罩,它具有更加強的過濾效果,對微生物和病毒的防禦(fáng yù)作用也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從被發明出來一直到今天,口罩已經陪伴人類抵擋禽流感、非典、H1N1病毒、霧霾、新冠肺炎等各種致命危害,是名副其實的「健康衞士」。
總而言之,口罩出現的初衷就是為了阻擋危害,即便到後來推出各種五花八門(wǔ huā bā mén)的類別,但以能買到適用、確實有效的口罩,更為實際。在疫情肆虐的當下,戴上口罩不僅能夠保護自己,也給身邊的人帶來安全感。
【詞彙拼音】
粵語/普通話 漢語拼音
突如其來 tū rú qí lái
疫情 yì qíng
秩序 zhì xù
形影不離 xíng yǐng bù lí
琳瑯滿目 lín láng mǎn mù
雛形 chú xíng
飛沫 fēi mò
宗教儀式 zōng jiào yí shì
侍從 shì cóng
雨後春筍 yǔhòu chūn sǔn
專利 zhuān lì
遏制 è zhì
防禦 fáng yù
五花八門 wǔ huā bā mén
文:星島中學學生報《S-FILE》編輯部、GAPSK 語文推廣委員會;圖:網上圖片
立即登入:www.gapsk.org網站,查看更多普通話資訊。
訂閱《星島校園報》連環送學習天書及網上練習,立即瀏覽了解詳情:https://bit.ly/BTSEP2023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