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2024文憑試|分析中文卷一閱讀篇章(之一)

更新時間:18:14 2024-04-22
發佈時間:14:00 2024-04-22

2024文憑試中文科卷一(閱讀篇章)及卷二(寫作篇章)於早前圓滿結束。再次請來卜美銀老師(現任中文科老師),為各位莘莘學子拆解考題疑難及答題精粹。

2024中文科文憑試卷一選取新疆當代作家李娟的選篇《繁盛》為白話文閱讀考材,內容敘述作者一家在阿勒泰烏倫古河南岸承包耕地種向日葵的經歷,刻劃其母及邊地農人的勞苦與堅韌精神,同時表達對生態受損及人類生存的擔憂與關懷,考生需解讀不少抽象的象徵及意象,具有一定難度。而文言文兩篇則分別節錄南北朝文學家劉義慶編撰的《世説新語.任誕》,以及北宋文學名家蘇軾的《東坡志林》,兩者均涉及有關「達」的人生觀討論。

《繁盛》:世界改變了

《繁盛》收錄於內地作家李娟的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題材以內地北方的農村和遊牧生活為主,一般考生較少接觸,加上當中涉及不少意象如「魚」、「手電筒的光」、「紅色及金色」、「一百年前的人」等,考生若未能掌握相關寫作手法,或無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現在就和大家一同細讀這篇作品。

魚:暗示大自然環境轉變

文章開篇寫作者想像一百多年前先人發現綠色河谷撫地痛哭,「他們」在此墾荒、定居,寫出了拓荒者生生不息的堅韌。由於人類的出現,自然環境亦隨之產生改變,人們為滿足需求毫無節制地捕撈、引流灌溉,「掠奪」了魚的生存環境,於是魚的數量驟減,最後甚至消失。結構上,「魚」是貫穿全文的線索,象徵了自然環境的變遷,當生態環境仍然肥沃美好時,「魚」是「繁盛」的;後來「再也沒有魚了」,說明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作者在後文更想像所有消失的「魚」在黑暗中現身,抒發了對人們破壞大自然的追悔之情,而文章反覆出現「世界改變了」一語亦強調了作者對此深感無奈。

紅色與金色:繁盛背後的苦難與生存

作者和家人在承包土地的首年一同下地播種,第10段:「這是種子的紅色軍團,在地底莊嚴列隊」,彷彿播下了全家人的希望,而且希望當中滲雜了飢餓與畏懼、悲哀與疲憊等複雜感情,可見作者對莊稼的期盼和憂慮相互交織。第11段寫:「我彷彿看到葵花盛放,滿目金光中充滿紅色,黑暗般堅定不移的紅色」,暗示了輝煌繁盛的向日葵對環境損耗和污染巨大,正如作者所言:「所有人只熱衷於捕捉向日葵金色的輝煌瞬間,無人在意金色之外的來龍去脈。」人們只期待莊稼收成,但繁盛背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卻置之不聞。

文中又寫作者在處理種子時幫忙打手電筒,手電筒的光芒「籠罩着黑暗中上下翻飛的紅色顆粒」,又在無邊的黑暗中「撐開一道小小縫隙」,寄語即使生存環境惡化,仍要保持對生存的熱情和希望,李娟曾這樣形容農民:「我很少見過他們怨天尤人,大部分時候他們都是很頑強,他們才是真正的樂觀。」文中她的母親第一年種向日葵便失收,面對心血付諸流水,但母親卻堅決戰勝惡劣環境,苦而不喪,作者以含蓄樸實的筆觸表達對自然和生命的真切叩問。

繁盛:反思人與自然

「繁盛」的篇名具多重寓意,既指人類在這片土地定居前魚群的「繁盛」,也指農人為了生存而開墾荒土,對收割莊稼寄以盼望的「繁盛」。第3段寫枯萎的魚屍在陽光下「銀光閃閃,像是這片大地上唯一的繁盛」,此處將「繁盛」褒詞貶用,突出人類對生態破壞的嚴重性;第6段寫「魚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多」,人們為了莊稼豐收、生活繁盛而苦心耕作,卻因缺水、旱災、病蟲害等導致作物歉收,可見人類不斷搾取本來「繁盛」的自然資源,最終卻未能實現「繁盛」的願望,流露作者對環境和人類生存的擔憂。

末段「我看到一百年前那個人冒雪而來」呼應開首百年前定居於此的第一批農人,結構嚴謹,作者「渴望如母親一般安慰他」呈現了對人類生存艱難的慰懷,同時「又渴望如女兒一樣撲上去哭泣」,作為大地的兒女,作者對自然環境受掠奪破壞流露悲痛,引發讀者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

至於兩篇文言篇章皆以魏晉南北朝作為時代背景,同樣談及處世哲學,整體文言字詞難度適中,惟考生需對人生有真切感悟方能推敲出篇章的深層意蘊。

《世說新語.任誕》:不願名器

《世說新語》記載了魏晉文人名士的軼聞瑣事以及言行風貌,「任誕」指任性放縱,其時許多高士名家為求回歸自然,紛紛脫離禮法,主張以本性無拘行事,以達致「達」的境界,當中不少人以此為名,毫無節制縱情享樂。

本篇則講述東晉年間蘇峻發動叛亂時,郡太守庾冰隻身逃亡,幸得一個差役以小船載其渡江,並趁醉巧妙避過搜查才倖免於難。庾冰欲報答差役時,他卻以「不願名器」、「惟患不得快飲酒」表之,指出自己不羨官爵器物,只求餘生有足夠的酒喝,於是庾冰答應滿足其願望,為他興修大宅,買來奴婢,使其終身有百斛酒。故事中差役不但以智巧解庾冰之難,加上其地位雖卑微,卻不為名利物欲為惑,只求一份飲酒之適意自得,因此時人謂此卒「非唯有智,且亦達生」,認為差役不只有智謀,而且處世曠達,可見魏晉時期不論士庶,皆見其「達」。

蘇軾《東坡志林》:何必更埋

文言文第二則考材為蘇軾《東坡志林》摘錄內容,藉劉伶隨身攜帶鏟子以便死後可被埋葬的故事,令考生反思如何達致「通達」人生,不為外物所累,與第一則主旨有共通之處,其大意為:

劉伶(即劉伯倫)外出經常都攜帶鐵鍬,說:「我死了便立即將我埋葬。」蘇軾說:「劉伯倫並不是一個豁達的人,棺槨衣衾,並不妨礙真豁達。若非這樣,死去都已經完結,又何必要埋起來!」

本篇問及為何蘇軾認為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並非通達之人,扣連上篇有關「通達」的人生觀,為同學提供解答方向的鑰匙。故事帶出世人讚譽的劉伶率真肆志,亦表露出魏晉亂世生命的可悲,「死便埋我」一語體現了劉伶對時代亂局深切的悲痛,世人皆以為劉伶這種行徑豁達,但蘇軾卻不同俗見——指出劉伶內心仍受「形骸」等外物牽制,並非完全通達,既然生命已然結束,萬物皆歸於虛空,埋葬與否又有何分別?恰如蘇軾在《念奴嬌.赤壁》中所言,古今多少傑出英雄和豐功偉績皆被「大江東去浪淘盡」,自應活出「一尊還酹江月」的豁達與豪邁;又與《逍遙遊》中拋棄「器物」成見的主張同出一轍,體現道家順應自然的「無為」思想,以及佛教超越生死和無常的追求。

本篇作者蘇軾年少時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強調仁政安民等思想;後期因烏臺詩案被貶後則以佛老思想慰解自我,本篇呈現出其超脫物外無拘無束的思想境界,考生若了解作者背景,對其背後的思想主題亦能推敲一二。

總結

綜上,三篇考材皆期望考生對生活環境及人生有所反思,從而追尋生存的本質及價值。白話篇章藉一個農民在河谷拼搏的歷史和經歷,探討人與自然的共生且矛盾的關係,並從中體現對生存的信念;文言兩篇涉及高層次的人生觀及哲學思想,考生須遷移課堂所學並融會貫通方能體味文章深意。可見,要學好中文,多讀多寫似乎是不二法門,學子們應及早培養閱讀習慣,以沉澱語文知識!

文:卜美銀老師 現任中文科老師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星島教育》2024 DSE最新考試資訊、教材及備戰攻略: bit.ly/ST_DSE2024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緊貼最新最快新聞資訊,請立即下載星島頭條App:https://bit.ly/3Q29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