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地提升物業環保配套 助租戶減成本 稱適當維護物業 無懼樓齡偏高

更新時間:14:41 2025-02-20 HKT
發佈時間:14:41 2025-02-20 HKT

置地公司(新交所:H78)早前公布首次被納入道瓊斯可持續發展世界指數(DJSWI),於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錄得年度最大增幅。該公司亦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位列全球地產管理及發展業界的前6%,置地公司行政總裁史米高(Michael Smith)表示,置地公司將繼續以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為本,又承諾會不斷創新及推行新項目,發展更持續的城市生態系統和社區。

置地公司環境、社會和管治參與部主管林可立表示,在提升物業環保配套後,的確有助減低租戶營運成本,而旗下租戶不少來自上市金融公司,減碳除了是滿足客戶要求,亦是社會責任。他又指,公司在ESG的焦點並非局限於環境(E)上,內部是同步及長期發展ESG三項向度。他續指,公司於去年10月亦發布新的策略方向令企業治理(G)變得更好,包括新增更多獨立董事等。

綠色建築成業界競爭條件

對於有租戶關注租用的物業有否制定長期減排計劃,他認為時至今日要在市場吸引租戶,可持續環節已不可忽略。他又引述仲量聯行(JLL)早前發表的報告指出,有頂級綠色認證的建築物,與沒有綠色元素的物業租金差距可達雙位數變幅,而他亦同意綠色建築已成為提升公司在業界競爭力的條件。

近年港府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未來會有不少最新式的建築物落成,而作為中環「地王」之一置地公司,不少物業樓齡都有數十年不等,被問及如何在可持續發展上保持競爭力,置地公司物業管理技術服務部董事及主管楊漢忠指,公司所有位於香港的商用建築均已獲得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建環評鉑金級。

他強調,只要適當及持續地維護和提升物業,是可以保持非常好的可持續認證級別,形容樓齡多少並非決定性因素。

另外,林可立分享指,有客戶由較新的大廈搬去怡和大廈,向公司反映怡和大廈的升降機及物管服務比他上一間租用的物業更好。他又指,旗下不少來自歐洲奢侈品的零售租戶,門店內部環境都獲取綠色認證,因此在硬件提升等方面都很依賴業主與租戶之間的合作。

致力減碳 控制水電用量

置地公司去年啟動「明日中環」項目,斥大額資金升級旗下多個商用物業,有份參與計劃的置地公司工程助理總經理吳美玲表示,工程期間除了不能影響商場用戶,亦要致力符合ESG要求,因此需與物管公司緊密合作,並尋找達到相應環境及安全水平的承建商。她續指,工程期間會致力減低碳排放,尤其是隱含碳,包括控制水電用量,同時向電力公司要求增加供電,以減少工地的柴油用量,並為垃圾棄置量設下框架,盡可能都不會棄置去堆積區。

她補充,員工在獲得綠色認證的建築物工作,除了確保室內空氣質素外,工作效率都會提升。

料長期開發ESG仍可行

環球氛圍方面,隨着美國進入新政治環境,右傾保守勢力主導國會,美國再一次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擴大石油及天然氣產量,被問及未來社會對重視ESG的氣氛會否受影響。林可立指,不會評論國家層面的決定,而從日常角度看,他認為最重要是聚焦商業個案,迎合租戶及員工愈來愈高的環保要求,而事實上,全球各地對上市公司在ESG相關要求愈來愈多,相信長期開發ESG絕對是可行。

減碳進度方面,截至去年5月,置地公司已把範圍一及範圍二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基準減低32%,超過其在2030年碳減排目標的一半,並獲得獨立認證。

在建築物治理上,85%置地全資擁有的租賃物業組合於去年取得最高級別的綠色建築認證,旗下在香港既有建築物業均獲得「三鉑金」認證,包括綠建環評(BEAM Plus)、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和WELL健康建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