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辯論│培養全體學生辯論思維 必備一條件!聖公會聖彼得小學辯論隊分享

更新時間:07:15 2025-02-10 HKT
發佈時間:07:15 2025-02-10 HKT

小學辯論︳不少小學早已成立辯論隊,聖公會聖彼得小學(下稱聖彼得)於去年保良局主辦「第十四屆全港小學校際辯論賽」奪得冠軍,身兼中文辯論隊負責老師的黃天忠副校長(下稱黃副校),中學至大學都是辯論員,現在為人師表,還是離不開辯論,「最瘋狂曾分別帶着大中小學三隊去比賽。」說這麼多黃副校背景,全因這正是聖彼得辯論隊的優勢之一。「時下小學發展的活動越來越多,很多時就讓語文科老師負責,但我們不止辯論,連象棋、跆拳道、中樂等,老師都是專家,可說『專科專教』。」

(由左至右)中文辯論隊負責老師黃天忠副校長、葉靖晹、沈朗、胡曉呈、謝桸妍及英文辯論隊負責老師英文科科組長譚偉輝主任。(圖:霍楚暉)
(由左至右)中文辯論隊負責老師黃天忠副校長、葉靖晹、沈朗、胡曉呈、謝桸妍及英文辯論隊負責老師英文科科組長譚偉輝主任。(圖:霍楚暉)

辯論是精英的活動

聖彼得的中文辯論隊有12位成員,全來自五、六年級,黃副校坦言辯論是一種精英活動,但學校不會只挑選聰明的學生。「有些學校會在高年級挑選聰穎的學生參與辯論,但辯論其實是一項長遠的教育,沒錯這是一個精英的活動,站在辯論台上只有四個人,但全校有這麼多學生,不能夠只發展這幾個人,在教育角度上不健康,所以我們在運作上會全體孕育學生,令他們有辯論的思維和氛圍。」

中文辯論隊負責老師黃天忠副校長(圖:霍楚暉)
中文辯論隊負責老師黃天忠副校長(圖:霍楚暉)

要做到全校推動辯論氣氛,全靠整體課程發揮作用。「常說『聽說讀寫』,讀與寫一直備受重視,而我們更看重聽說的訓練。學校平日課堂已經有很多聽說活動,一些課堂分享或要求同學錄音,然後互相評價,這些語文活動對招攬隊員都大有幫助。」不過五、六年級都有呈分試,課業是吃重的,而辯論需要長時間定期訓練,如何平衡呢?「是的,學生一定以學業為先,我們都是這樣跟學生說:出色的學生都是『百足咁多爪』,你要玩這個活動,一定要先做好自己本分,否則也很難說服家長讓你參加辯論隊。」

願意聆聽是首要條件

要組成一支辯論隊,黃副校自然要「揀蟀」,主要有三個途徑,第一是下學期讓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參加甄選,一旦入選,九月開學便立即投入訓練。黃副校說早「埋班」也是其中一個優勢,亦方便家長安排時間;第二種是老師推薦,黃副校亦會主動諮詢語文科、常識科老師及班主任意見。「第三種是自己發掘,平日都會觀察低年級學生,如果發現有潛質的同學,就會跟他們聊辯論的事,也請同事一直多觀察其表現,最近也跟一個二年級同學『約定』了(好似經理人!)都係啊!」還有一種喜出望外:自薦。「有同學跟我說,低年級時看到哥哥姐姐辯論好羨慕,所以一定要來參加選拔(笑)。」

黃副校說看到同學因為打辯論而建立深厚情誼,同氣連枝最為難能可貴。(圖:霍楚暉)
黃副校說看到同學因為打辯論而建立深厚情誼,同氣連枝最為難能可貴。(圖:霍楚暉)

那麼,黃副校的「揀蟀」條件又是甚麼?「第一必然要咬字清楚,小朋友的懶音問題越來越嚴重,即使我們會提供訓練,但如果要組成精英隊伍,本身先要有條件,聲線亦要夠響亮,最重要是有聆聽的意識,經常說辯論一開始不是學講而是學聽,願意留心聆聽,比賽時才聽到對手的破綻加以攻擊。」 每一場辯論,正反雙方隊員一上場便口若懸河,背後其實是無數資料去支援,老師會如何指導他們?「對小學生來說,辯題通常很生活化,如將學術化的資料強行加入生活化的辯題,就會顯得不自然,所以資料的運用是多面向,傳統的研究報告、專業言論,仍然有需要用上,但亦有一些其他設例、生活化例子或他人經驗可以動用,所以最初訓練會經常親身向學生示範,讓他們好好拿捏。」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尊重彼此異同

關於辯論的好處,第一時間總想到鍛煉出口才、思辯能力等,但黃副校認為在教育層面,更重要是培育孩子的品德和思維。「辯論講究禮儀,要學懂如何尊重別人,我甚至認為要有一顆慈悲心,意思是『就算我覺得自己是對,也要尊重你有不同看法』;過程中要了解別人為何不同意你,當中是誤解?還是對方『擺的角度』不一樣?既然角度不一樣,那麼自己的立場就不一定全對了,這正正是需要思考的地方,所以辯論正好是管束一個人的思維,令思想有系統。」黃副校強調思考有紀律,從而說話就有紀律,不會隨便「說話」,或以話語傷害別人。「這一點在今日的香港可謂非常重要,也是辯論最重要的價值,我們不是爭辯、口舌之爭,而是尊重彼此異同。」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辯論隊成員分

沈朗 中文結辯享

以姜濤來形容沈朗可謂最貼切,因為他於去年辯論總決賽中獲現場觀眾票選為 「最喜愛辯論員」 ,對於觀眾厚愛,他謙說 「多謝佢哋畀面」。沈朗平日會對着弟弟練稿,「不過他多是拿着iPad打機」,但以為他沒有聽,又會突然說「你呢度講得唔好,講多次」,所以沈朗還是感謝弟弟的支持和陪伴。

沈朗(圖:霍楚暉)
沈朗(圖:霍楚暉)

葉靖晹  英文third speaker

今年六年級的靖晹,因着自己英文能力較佳,而學校的英文辯論隊只招收六年級,於是去年五年級下學期立即去面試,訪問時已試過出賽兩次,感覺非常刺激。「等咗好耐至夠資格參加,真係好鍾意!」靖晹說低年級時看到哥哥姐姐打辯論好厲害,早就立好志向要報名!

葉靖晹(圖:霍楚暉)
葉靖晹(圖:霍楚暉)

謝桸妍 中、英文辯論隊成員

「因為太鍾意辯論,五年級入咗中文辯論,今年立即玩埋英文辯論。本來我都唔係好識講嘢,但經過訓練、打比賽,大大改善咗溝通能力。」肯定!

謝桸妍(圖:霍楚暉)
謝桸妍(圖:霍楚暉)

胡曉呈  中文第一副辯

真要以清晰精準形容曉呈,包括那確定的眼神,但她說本來是內向的女生。「經過辯論訓練,去年又有上台的經驗,令我更勇敢,也學懂跟別人溝通和合作,比賽是四位同學一起去合作,單單一個人做得好是不及一個團隊做得好,要一起贏。」問一句就懂答問題,很多大人都做不到,叻!

胡曉呈(圖:霍楚暉)
胡曉呈(圖:霍楚暉)
(圖:霍楚暉)
(圖:霍楚暉)

英文辯論

聖彼得同時有英文辯論隊,共有七位同學,領軍是英文科科組長譚偉輝主任,大學時代也是一名辯論員,既然以英文作演辯語言,當然會先留意同學的英文能力。「本身有同學的母語就是英文,事實這一代大部分小朋友都有一定英文實力,而訓練過程其實跟中文辯論沒兩樣。」英辯隊的成績也不俗,先後贏取了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 DebatingCompetition (Primary Section) 冠軍和UNSDGs Debating Competition 冠軍。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提供)
英文辯論隊負責老師英文科科組長譚偉輝主任(圖:霍楚暉)
英文辯論隊負責老師英文科科組長譚偉輝主任(圖:霍楚暉)

文:劉佩樺  圖:霍楚暉、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小學辯論│名校必玩?升中有利?網羅精英?家長要知辯論優勢+6大崗位

相關文章︳考試後檢討︳小一生提升應試能力 「唔計分都要盡力考」 中文、數學「重災區」家長應對法

相關文章︳考試後檢討︳綜合校長意見提升應試能力 剖析不合格5大原因 原來錯在唔識字?

相關文章︳考試後檢討︳小一測考困難因這幾方面不足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家長可這樣助孩子準備測考

相關文章︳考試後檢討︳基督教神召會梁省德小學小一小二零測考 校長:非放任、突發評估少壓力